出版:觀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283號華興商業大廈1001室

後回歸時代|去/留  港人:香港有進步空間

-

後回歸時代|去/留  港人:香港有進步空間

2022年,香港回歸25年,「五十年不變」已過一半。香港經歷過四位特首管治,帶來多個歷史時刻。今年,香港人彷彿站在十字路口,去或留,各有盤算。

四名香港人,不同背景、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選擇離開,有人對未來充滿信心,新移民卻預期將會變到跟內地無異。回歸前,四人說着不同的感受,但相同的是,大家都很喜歡香港。

文‧攝:特約記者向楓

今年為香港回歸中國25年,踏入後回歸時期。
今年為香港回歸中國25年,踏入後回歸時期。

困難時間已過去 望日後和而不同

「回歸的意義⋯⋯因為我本身也是中國人,香港要回去中國的管治都很合理。」阿勇(化名)年近40歲,在香港有穩定工作、幸福家庭,今年回歸25周年,對他來說有甚麼意義?他躊躇一會,說很難說得上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回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回歸後一直走下去,也是正常的事。

1997年,阿勇15歲,那時候他已是一個懂事的中學生,他說從小到大都清楚,自己不論是在英治的香港成長,還是回歸祖國之後,都是中國人。對於回歸時的記憶不多,但記得當時的感覺是開心的,「開心的,始終都是中國人,回歸中國管治都好合理。」阿勇說,他在回歸前後生活上沒有甚麼改變,一直都很平穩。

25年來,港人經歷無數風雨。
25年來,港人經歷無數風雨。

2022年,回歸以來最大型的社會運動已經過差不多3年,Omicron疫情也在陸續減退,候任特選李家超也即將上任,香港彷彿在這個回歸25周年的時間點,展開新的一頁,阿勇說,現在香港人也更加齊心,「順利回歸25年,好多不同的人都有努力過,幫香港做了很多事。現在已是一個適合的track(軌道),可以繼續去。」

如果以25年為一個時間單位,經歷了回歸的前25年,阿勇對接下來的25年發展樂觀嗎? 「香港會更加好,回歸了,有中國這個真的那麼強大的後盾,世界大國,一定不會差,一定更加好。」阿勇說,香港是經歷過一些困難的時間,他心痛過,但現在克服了,相信大家可以更齊心往同一個方向進發,「會更加齊心,價值觀都會比較相近,比起以前經歷過一些艱難的時候,可能大家沉澱了後,會知道大家要甚麼,大家一起向那個方向去努力。」

阿勇期待將來依然可以有不同的聲音,和而不同,「可能大家沒有那麼硬邦邦,大家都是香港好。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意見,但是要和諧的。」

安居樂業是不少人終生的願望。
安居樂業是不少人終生的願望。

未來會吸引港人回流

對於身邊也有數個朋友會離開香港,到其他地方生活,阿勇感到婉惜,但他相信,接下來25年的香港,將會展現出美好、團結的一面,吸引離港的人回流,就好像在1997年前移民到外地的人,不少也會返回香港,「我可能要多一段時間,看清楚香港是不是他們心目中那麼想放棄,原來也是會回來香港,真的很喜歡香港,我覺得都有一半人會是這樣。」

港人阿勇希望香港可繼續有和而不同的聲音。
港人阿勇希望香港可繼續有和而不同的聲音。

以「結果為本」來看的話,阿勇也覺得香港還有進步空間,「現在還未結果。大家都還努力中,雖然是一個對的方向,都還有一些問題,就好似住屋問題。」

喜歡香港嗎?「我喜歡香港 。香港其實好自由,不要說購物,其實你做甚麼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