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回歸時代|到港7年新移民:香港是唯一的家

-

後回歸時代|到港7年新移民:香港是唯一的家

「我中學時間已經很鍾意香港這個城市,那時來香港讀書的渠道並不多,就是高考,考完我沒有報其他學校,全部都是香港的。2013年開始就在港讀書。」Jacky(化名)接近30歲,前年他來港滿7年,拿到香港身份證。

文、攝:特約記者向楓

香港回歸那年,Jacky只有幾歲,但他還記得那時候在內地有多大陣仗,「可能是小學的時侯,97年那時候,香港回歸也很大陣仗,要做晚會、節目、唱歌,《東方之珠》,那時可能我還小,還未意識到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是一個好似外國的地方⋯⋯」

到了中學,Jacky發覺自己身處的地方,資訊並不流通,2013年來港,也是香港出現大型社會運動苗頭的一年。來港近9年,Jacky見證香港的轉變,「好大對比,我來的時侯,大學還有民主牆,可以自由去講,大家也不害怕,學生會也有很多。」

Jacky希望可以繼續見證香港的變化。
Jacky希望可以繼續見證香港的變化。
[wvt pid=1045]

成爲選民卻沒得投票感諷刺

在他眼中的「五十年不變」呢?「25年就是50年一半,今年大家都看到特首只有一個候選人,也是回歸以來第一次,這幾年也見到很多第一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會比印象中快少少到這個環境,就算悲觀的人,也會覺得 30年、40年(才會變)。」香港變得急,那麼還有空間再變嗎?「我在大陸來,我知會變成怎樣,最終會變成我來的地方一樣。如果要講未來25年,香港要跟審查共存,就好像要跟Covid-19共存一樣 。」

對於香港,Jacky說自己心情很複雜,「我剛剛在2020年的時侯,就7年,可以登記選民,那一年的立法會選舉就延遲⋯⋯今年(去年)就沒有人可以投,對我來說這件事就很諷刺,我來香港是打算做一個可以改變社會的人,(但)我拿到選票成為選民那一年,選舉成為不重要的東西。好似這個制度是跟着我來香港、不放過我,我好似永遠都離不開那個世界,拿着一張不能投的票。」

不少人仍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
不少人仍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

真正見證過才會成為一個港人

地方不似預期,會再覓其他地方生活嗎?Jacky說不會,他說香港已經是他唯一的家,他希望可以繼續見證香港的變化,說他能說的話。而他眼中的香港,還是有值得留下的地方,「對我來說,我對香港的期待,當然不是這樣。我在這個地方,也是有受到感動。例如我認識到很多非常好的香港人,香港還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不談政治,我覺得香港是很好,我覺得在香港生活很開心。」

新移民Jacky說香港已經是他唯一的家。
新移民Jacky說香港已經是他唯一的家。

生活快10年了,會覺得自己是港漂、新移民、還是香港人?「香港人是一個有故仔的terms(用詞),有經歷過一些事情,真是見證過才會成為一個香港人,我自己不會define(定義)我自己是甚麼人,因為去到最後,人不一定是要身份認同才能活,我才是我自己。」

喜歡香港嗎?「我真係好鍾意香港。」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