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下,大家無法外出旅遊,與其坐困愁城,不如細味香港之美。這次向大家推介的是適合一家大小,打卡景點多,海陸均可輕鬆到達的西貢荔枝莊和深涌。望著有港版「鬼之洗濯板」之稱的地質奇景,躺在三面環山面向大海的綠茵草原,煩憂頓消。
文‧攝:張琛


上次由陸路經水浪窩、榕樹澳至深涌,這次選擇海路,在沙田馬料水碼頭乘坐中午12點30分的街渡渡輪至荔枝莊,然後行至深涌,最後在深涌碼頭乘坐6點15分最後一班船返馬料水,結束整個行程。





荔枝莊和深涌位於赤門海峽的東南岸,是香港著名的地質和生態熱點之一。荔枝莊碼頭以西的天然海岸是欣賞火山沉積岩和大量鬆軟沉積構造的最佳地點。這裏地質構造和岩石類型十分複雜,主要由一組稱為「荔枝莊組」的岩層構成,不僅有侏羅紀晚期的火山沉積岩、沉積岩,還有凝灰岩等多種岩石。這些沉積岩比馬屎洲的「年輕」,但比東平洲的「年老」。

荔枝莊位於西貢半島石屋山北麓,是赤門南岸的海灣鄉郊,相傳曾有三棵主幹巨大的荔枝樹而得名。大家抵達荔枝莊碼頭後,向右沿海岸邊行,就會見到一塊荔枝莊地質公園標誌牌,整個岩石灘面積約5公頃,長度1公里,面積雖小,卻是地質考察重點,在1985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點」,值得花時間去細心探索和觀賞,當中不能錯過海岸中端一個名為港版「鬼之洗濯板」之稱的地質奇景,倘若夾啱潮汐更能窺探到其受到海浪侵蝕,砂岩層層推積形成的地貌。「鬼之洗濯板」是旅遊日本宮崎青島區必看的自然奇觀之一。

黃牛與鷺鳥穿梭於草叢間
暢遊地質公園後,可原路折返碼頭向左行,除沿途欣賞紅樹林,途徑露營地入荔枝莊村,也是前往深涌或白沙澳之路。由荔枝莊碼頭行至深涌,全長約4.1公里,道路不算崎嶇,需時一個半小時,但若中途順道去蛇石、鷄痲峒,需時2個多小時。

深涌位於企嶺下海的出海口,昔日原是濕地,至1999年因私人發展商開發高爾夫球場而被破壞,土地被植上了草皮,惟有關計劃終止,自此大草皮變成郊遊野餐的好地方。配合三面環山(石芽頭、石屋山及畫眉山)的地理環境,藍天白雲倒映在淡淡湖上,伴隨青草椰林,黃牛與鷺鳥不時穿梭於草叢間,讓人置身世外桃源,故吸引不少人到此一遊或野餐、放風箏、欣賞湖光山色,享受芳草的清香。








在大草原停留一個多小時後,隨黃昏的降臨,許多人提前步行至深涌碼頭,準備乘搭6點15分渡輪回程馬料水的同時,捕捉日落時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