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飛機師是楊生從小夢想,早年更特地赴英攻讀飛機工程,雖然最終做不成機師,卻依然選擇從事航空業,多年來涉足不同範疇,「最後都係離開呢個行業」。43歲轉行創業,自學烹飪,想開餐廳推廣健康素食,「煮食係我好大嘅興趣」。他的餐牌會仔細註明各種食材,沒有蛋、奶,亦沒有假肉,不用任何添加劑,「要利用原本食物去做每一樣菜式出嚟」。
一個人的廚房,甚麼事都要自己來,又堅持「homemade(自製)」,事前工夫一大堆。看着楊生高大的身形在廚房打轉,素食漢堡那一塊「漢堡扒」,他亦非用現成假肉或大啡菇充數,「都係自己用豆、用蕃薯去做出嚟,冇添加劑」。連跟餐湯的麵包,亦是自家發酵烘焙,「出面買麵包,好少搵到冇添加嘅」,自製麥包材料有麵粉、水、鹽、果仁、種子、蜜糖、酵母,「係咁多,始終自己整,係有自己嘅味道」。記者見着他將發酵好的麵團放進焗爐,20分鐘後出爐,香氣四溢。
為開拓更多客源,他特設兩個品牌,一個中式、一個西式,都是主打素食,惟一日10多張單已是能應付的極限。他亦直言,幽靈廚房租戶雖能節省實體店租金及裝修費,但外賣平台抽佣亦是一大成本,「租都未夠畀,每個月仲係付出緊」。
他同時留意到,甚少創業者會一直留在幽靈廚房,大部份在完約後便會離開,僅利用那一年時間儲客,之後在同區開設實體店,自己亦正朝着這個目標前進。不過,無論最終能否開店,楊說已很有滿足感,「開心,學到好多嘢,可以係比屋企大好多嘅廚房,你可以做吓實驗,研究吓新菜式,同隔離鄰舍都好傾得埋」。
以楊生的創業及首年營運成本,約需56萬元港元(詳情見表),惟若經營一間實體食肆,連同舖租、裝修、牌照費、聘請人手等,他粗略估計最少需133萬港元,是加入幽靈廚房成本的一倍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