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創業|90後港畢業生籲事前做足準備 落實計劃即全力以赴

-

灣區創業|90後港畢業生籲事前做足準備 落實計劃即全力以赴

港府近年積極鼓勵香港年輕人多了解大灣區發展及創業機遇,令不少人躍躍欲試。自2018年北上深圳創業的90後湯艷華(Gisella),以過來人身份建議年輕人「不要有不實際的幻想」,最好先全面認識大灣區資訊,制定時間表,一但落實北上發展計劃就要全力以赴。

Gisella提醍北上創業的年輕人,要全面認識大灣區資訊。
Gisella提醍北上創業的年輕人,要全面認識大灣區資訊。
Gisella公司主要客戶是騰訊。
Gisella公司主要客戶是騰訊。

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商貿學系畢業的湯艷華,畢業後在一家貿易公司當市場推廣助理,2017年自行創業,成立蔓意多媒體創意有限公司(Round the Clock Studio;下稱蔓意),由於公司主要客戶是騰訊,當年經常穿梭深港兩地的她對深圳有一定的認識,翌年在前海成立分公司,專注為香港品牌進入大灣區提供線上線下品牌策劃及社群營運等市場營銷服務。

Gisella表示,内地市場大,競爭亦非常激烈。
Gisella表示,内地市場大,競爭亦非常激烈。
蔓意的客戶主要為香港人,公司發展仍處於搏殺階段。
蔓意的客戶主要為香港人,公司發展仍處於搏殺階段。

深圳前海成立多媒體企業

蔓意享受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辦公室租金優惠、租住青年公寓等相關創業支援,同時通過申請前海政府對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相關扶持政策取得創業資助。

「開公司的最初階段,的確耗費了大量經歷、時間和溝通成本。」現為蔓意多媒體創意行政總裁的湯艷華坦誠,由於中港兩地制度互異,内地對港資企業的政策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公司註冊、會計財務,以及銀行開戶和社保等方面,需要和有關部門反反復復不斷溝通,這對她來說是創業初期最大的困擾和挑戰,故建議北上發展的年輕人要有心理準備。

目前,蔓意的客戶主要為香港人,公司發展仍處於搏殺階段。但礙於疫情關係,好多企業減少預算,令蔓意原有的發展計劃或簽署的合約都有阻滯。湯艷華說,公司因此轉型,探索向元宇宙NFT方面發展,「這是我們未來看好的一件事,亦非局限在一種純碎的交易,是一種製造影響力,以及虛擬的社交圈子,是傳播各種類型文化、 非常好的渠道」。

就對計劃到大灣區創業的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有哪些建議或忠告?湯艷華說「不要有不實際的幻想」,雖然内地有好多事物發展迅速,但也充滿變數,如NFT這新興行業,好多人以爲很豐厚,賺到盡,於是冒險都要去冲,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由於政策好多時跟不上事態發展,市場一旦出現過熱情況,政府就會出手壓制,「最終瀨嘢」。

湯艷華笑說自己非常坦白,溫提北上創業者要有小小資金儲備。她說很多媒體吹捧「香港人要上大灣區融入好大的市場,好好的前景,這樣東西很見仁見智」。她直言,好大的市場即代表創業的門檻好低,惟勿以爲幾個人用幾萬元能創業開公司就是好事。因為内地市場大,競爭激烈,「這是我在内地深深感受到很難以一個人兩個人去驅動的」。

她續說,搞公司是一回事,不要以爲當局提供便宜的租金,補貼就盲目創業,因爲優惠政策完結後,最終自己要承擔如何讓公司盈利。她呼籲擬北上投資的年輕人,要制定時間表兼全面認識大灣區資訊,一旦做出判斷,落實計劃,就要傾儘全力,毫不保留勇往直前。

明匯智庫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 (GBA-YES)早前成功啟動,並獲得社會積極回應,參加創業青年高達250名,當中湯女士創辦的有關文化設計及元品牌項目最後成功獲得青年發展委員會青年發展基金的支持,團隊在種子基金及一系列創業支援服務下發展事業,未來會繼續把其事業推廣到不同大灣區城市。

此外,明匯智庫項目主管黎達成表示:「本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鼓勵香港青年走入大灣區發展,希望透過是次資助計劃幫助香港青年把握大灣區帶來的機遇,為香港和國家發展貢獻。」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