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x港漫奇招大賣 靠新模式博翻身

-

雜誌x港漫奇招大賣 靠新模式博翻身

小弟畢業後,踏進漫畫圈,及後轉投雜誌出版、製作統籌和印刷等工作,但三十多年來與港漫結下不解之緣。當知道要執筆撰寫港漫專欄後,心想應該從何說起,最終將去年參與Milk 月刊專輯事宜,跟大家分享。
文:江少(網台主持)

自Milk 雜誌轉為月刊後,以專題內容作為重心。起初在某期籃球廣告封面,嘗試找漫畫家劉雲傑繪畫,反應出奇地好。翌年在同類題材,再找另一位漫畫家馮展鵬繪畫封面,同樣售罄。

接著該年度壓軸專輯「高達」,今次請來漫畫家司徒劍僑繪畫封面,當收到原稿後,已預計今期必爆!為製造聲勢,在旺角信和中心首次舉行雜誌簽書會。豈料出版當日三個小時內,全港書刊被搶購一空,銷售情況出乎意料,而當去到信和中心三樓簽書會,全層被擠至水洩不通,原來讀者早上午已開始排隊等候司徒劍僑到場。而漫畫店主亦驚訝,近十多年來,已很久沒見到這種場面。

司徒劍僑(左)及葉偉青(右)為Milk設計的封面。
司徒劍僑(左)及葉偉青(右)為Milk設計的封面。

半年後,Milk再推出「新世紀福音戰士」專輯,今次推行雙封面,除了繼續找司徒劍僑掛帥之外,並邀請來葉偉青老師繪畫另一款封面「初號機」。經過上次高達事件,印刷數量加印多50%,當時預計此書數,可以支持到一個星期。豈料再次判斷錯誤,全部書刊三日內,再被搶購一空。經此數伇,我再不敢低估港漫的影響力。

馮展鵬為Milk設計的封面。
馮展鵬為Milk設計的封面。

曾經有某漫畫家講過,幫雜誌畫一個封面,就等同出版一本書的效果。唯一分別,酬勞上難以與書刊比擬。

港漫長久以來,都依靠薄裝漫畫,出版社為保持營運,不敢妄開其他題材,面對讀者層的老化,整個産業難以持續。時移世易,不論港漫還是其他紙媒,也需要更新模式,以延續發展。適逢今次兩者結合,最終達至雙贏局面。縱使港漫難復舊觀,但仍有它的存在價值!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