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香港超逾半世紀歷史的本土老字號,疫情下買少見少,或是淹沒在時代巨輪,或是後繼無人!但凡事有例外,歷練69年的內衣品牌雞仔嘜,最近舉行的「重新發現雞仔嘜」展覽,激發一股打卡潮。不知不覺間,雞仔嘜已傳至第四代,由充滿活力的年輕姊妹花接手,不但守護雞仔嘜「家園」的核心價值,還銳意年輕化換新裝,展翅高飛邁向70周年。
撰文/攝影:蔡朗清
來到上環太平街人氣咖啡店stain + 的「重新發現雞仔嘜Pop-up Exhibition」,在店外已感受以「三隻小雞」起家的雞仔嘜,土生土長69年,不但未變老雞,反而凍齡越見年輕。本地藝術家 Leon Lollipop黎里昂,在咖啡店外牆繪畫雞仔嘜壁畫,四隻鮮黃可愛的小雞,打着鮮明雞仔嘜旗幟,彷彿告訴大家雞仔嘜已傳至第四代。難怪近日成為潮人打卡熱點,個個爭相來揸旗。


三隻小雞標 代表豐衣足食
踏足咖啡店展覽館,迎來兩名活力充沛、自信滿滿的雞仔嘜第四代傳人姊妹花Alicia(譚天韻)及Jennifer(譚天逸),一邊播放着自家製作影片,一邊講解,透過片中穿上雞仔嘜衣服幾代人家,帶出雞仔嘜對家庭重要性的核心價值。無論生活幾忙,也要抽空陪伴家人,珍惜生活中的快樂及幸福。
雞仔嘜確實從家開始,由譚家家族經營,一代傳一代;母雞是30年代震歐線衫廠,當年主要替其他公司生產衣服。1953年創立自家品牌雞仔嘜內衣系列,三隻小雞標誌,代表了「豐衣足食」。50、60年代以生產夏季線衫為主,當年三粒鈕白色線衫配唐裝褲式樣,成為當代「潮服」。那時社會窮困,只求溫飽穿得暖。70年代,港人要求高了,雞仔嘜推出機洗的羊毛內衣,深受歡迎。
雞仔嘜亦遇上不少挑戰,1997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以至品牌老化問題。9年前,第三代傳人譚建東於雞仔嘜60周年進行革新,其中將肥嘟嘟的雞仔商標瘦身,雙腳設計如線圈預備彈起的樣子,「雞仔彈彈吓,好有活力,再度起飛」,配合年輕化產品,如增加花俏性感吊帶內衣、休閒服、兒童內衣。
擬推手機APP 方便消費者網購
譚建東更大挑戰的是部署女兒接手,「唔想60年的雞仔嘜毀喺我隻手」。今天,譚的兩名女兒Alicia及Jennifer,終於擔起雞仔嘜大旗,銳意開拓年輕人市場。由傳統內衣,擴大至生活化服裝等。妹妹Jennifer表示,其中一個重要革新項目,全新智能、環保生活產品;雞仔嘜跟不同領域設計師合作,把藝術、生活、科學及可持續環保意識結合,創造出擁有溫暖的生活產品,「例如智能暖織手機袋、智能暖織頸巾、線衫樹脂花器自製套裝等。開拓年輕人精品巿場」。



Jennifer本身主修平面設計,過去在本地及國外多間設計公司工作;而姊姊原本任職銀行財務部。姊妹花接手雞仔嘜後,Alicia主要管理公司財政,而Jennifer主力巿場範疇。姊妹花接手雞仔嘜後,不但產品多元化,2017年起推出網店,今年打算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方便消費者網上購物。
疫情下時裝銷量下滑 內褲銷情急升
而今次在盛夏舉行「重新發現雞仔嘜」展覽,是革新一部份,希望改變大眾一想起雞仔嘜,就是保暖內衣、羊毛底衫的固有概念;Alicia表示,展覽會展示不同的天然原材料,除了羊毛、棉花外,還有創新的櫸木纖維,製作出質地順滑的森絲維-木代爾內衣。
雞仔嘜近年面對最大挑戰,正是持續三年的疫情;幸而雞仔嘜的產品屬於必需品,時裝銷量下滑,反而內褲銷情急升,反應消費者對個人衛生變得更著緊,而相較同行,整體營業額的跌幅不大。雞仔嘜明年邁向70年,姊妹花會努力承傳下去,讓雞仔嘜繼續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