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威上場後推出多項新政,卻遭到重重阻力!余父開設的茶園,過往產品的傳統包裝主要分一斤裝(約600元人民幣,下同)和半斤裝(約300元),余威上任後建議改變模式,推出每包一兩的細包裝,方便遊客或機場過客買回去泡茶試飲,但遭公司老臣子極力反對。
老臣子們反對理由主要三點:一,推出新包裝需要另外花錢;二,不知道是否具效益;三,可能影響舊包裝茶葉的銷量。「那時我爸爸雖不反對,但不表態 」。不過,余威最終頂住壓力,堅決要推出細包裝,並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合作,第一年賣出茶葉總值30萬元,第二年則達60多萬元,第三年更多達90多萬元。每年遞增的業績證明了余威新變革的成功,為公司帶來新客戶。
多勞多得制 釀本地採茶工罷工
另一個改革則引發採茶工風波,令余威決定另闢新徑,首創引入雲南採茶工。茶園一直採用人手採茶,但他發現茶園過往聘用的本地採茶工以日薪計,效率較差;他於是決定改計量,多採多得。不過,本地採茶工不肯,集體拒絕。余威於是索性向雲南請人。
他向雲南業界人士了解到,廣東茶園開採春茶比臨近的雲南遲,剛好雲南採茶工人已採完春茶,未做秋茶,中間有空檔,可以到廣東採茶。頭2年春茶,余威各請了60多名雲南採茶工人。「包車費食住,成本每人1,200元,還未計採茶工錢 」
雲南工技勝一籌 協助培訓本地工
本地工人經過一年後看見雲南工人把錢賺走,又陸續回到余威的茶園工作。不過,本地工人發現雲南工人採茶量比自己大,認為對方茶葉採得過長,以此增加了重量。但他們檢查才發現自己採得比人長,不得不佩服雲南採茶工技勝一籌。
當初肇慶和懷集縣政府對余威聘用外省工人也曾有微言,但在良性競爭下,余威的茶園之後一直混合使用雲南和本地採茶工,並利用雲南採茶工為本地培養了約50多人的熟手採茶工。這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導致跨省活動受限制後,本地熟手採茶工發揮很大作用,令茶園製茶可正常運作。目前,余威每季仍保留20至25名雲南工人,保持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