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廚房|特色主題創新求變 親民定價殺出重圍

-

凡高廚房|特色主題創新求變 親民定價殺出重圍

誰說香港像文化沙漠?鬧巿其實暗藏許多小綠洲有待發掘,位處銅鑼灣鵝頸橋附近的樓上cafe「凡高廚房」是其中一處。餐廳以歐洲印象派大師梵高畫作為主題,充滿文化氣息,而且命運與梵高本尊截然不同,14年來歷經多次金融海嘯、社運浪潮以至疫情衝擊仍屹立不倒,原來全靠店主Vincent勇於求新、求變的創業精神渡過重重危機。

文:Ophelie C|攝:Ramond Ho

Vincent凡事親力親爲,且勇於創新求變,讓梵高餐廳屹立銅鑼灣14年。
Vincent凡事親力親爲,且勇於創新求變,讓梵高餐廳屹立銅鑼灣14年。
眼前的桌球枱和裝潢,重現梵高1888年在法國小鎮繪畫的作品《夜間咖啡館》的場景。
眼前的桌球枱和裝潢,重現梵高1888年在法國小鎮繪畫的作品《夜間咖啡館》的場景。
食客品嚐餐廳意大利菜之餘,閒時抬頭細味這一代大師梵高的故事。
食客品嚐餐廳意大利菜之餘,閒時抬頭細味這一代大師梵高的故事。

走訪「凡高廚房」像一趟尋寶之旅,上樓時先體驗香港舊式商住大廈特色,要先上一小段樓梯再轉乘電梯。但抵達後感覺截然不同,門外的油畫佈置已見心思,推開門更彷佛坐了時光機,一下子像置身於十九世紀的歐洲咖啡館——眼前的桌球枱和裝潢,正正重現梵高1888年在法國小鎮繪畫的作品《夜間咖啡館》的場景!放眼周圍盡是以梵高名作為主題的小物,連餐墊也仿照《星夜》、《向日葵》等名畫而製,還有一部低調的大電視靜靜在一角落播放梵高的電影,讓食客品嚐餐廳的意大利菜之餘,閒時抬頭就能同時細味這一代大師的故事。

「初初只做餐廳 不做外賣不用合作」

訪問當天下「黃雨」,窗外軒尼詩道風雨交加,但在巨幅《星空下的咖啡座》璧畫下用膳,似是與世隔絕,不受外面環境紛擾。但原來餐廳在零八年金融海嘯開業至今一直經歷驚濤駭浪,Vincent憶述:「凡高廚房的位置之前也是做餐廳的,但我記得業主說兩年轉了三手。」餐廳靠特色主題和親民定價殺出重圍,至今累積三萬會員、開過6,000個派對,但又先後經歷社運和疫情夾擊,他坦言疫情打擊最大,全靠商會人脈帶來的合作以及外賣佔營業額兩至三成才起死回生,「初初我們只做一間餐廳,不做外賣,不用合作,因為夠做就不用做那麼多了,但當你不夠做,就要思考新的方法」。

說至此時,Vincent從口袋拿出手機,自豪地說通訊錄現在有多達9,000位聯絡人。他說認識不同行業的人為他帶來很多新的生意靈感,例如有朋友欣賞餐廳的場地特色給他介紹約會公司合作,結果餐廳為不少情侶牽紅線之餘,也開拓意想不到的新客源和發展,「例如塔羅加約會可行嗎?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方案,都可以在我們這場地成功實踐,就覺得真的有無限可能,而且我還讓塔羅師和結他手有固定場地表演,讓多些人認識他,其實我也帶挈商機給他們,真的是合作共贏的好範例」。

前菜。
前菜。
頂級和羊。
頂級和羊。
蒜蝦意粉。
蒜蝦意粉。
精美甜品。
精美甜品。

「記着不要只談自己 而要談如何幫助別人」

「做生意不能只顧自己,我們要思考一些合作共贏的方案,意思是,我的構思是除了自己能賺錢,也要幫到對方;就算我賺不到錢,有時我為他們搭路,如果他們能合作,總會有天你是有得着的。」Vincent強調,建立人際網絡時最重要是要思考如何協助別人,一味硬銷自己只會切斷雙方溝通,「你千萬不要只顧推銷自己的東西,如果你不斷推銷自己的技能、自己的餐廳之類,其實沒有人想聽的」。所以他會善用自己的人際網絡互惠共贏,切忌太急功近利,「當你有網絡,生意自然會有,還會有新的想法發展生意」。

Vincent形容香港現時像以「十倍速」發展,必須破舊立新才能繼續向前,他侃侃而談為事業籌謀後備發展路線,即他常掛在口邊的「第二曲線」的營商哲學,「現在疫情持續這麼久,很多傳統行業已浮浮沉沉或正在下滑,有些以前很賺錢的行業例如貿易,現在人人也會淘寶不需要貿易了⋯所以當你仍然能穩守,仍未虧本的時候,你有沒有思考一些新方法去令自己事業回升呢?」他勸勉無論是商人還是打工仔,也應及早籌謀以適應社會的急速轉變,「在你行業未下滑時如果你『第二曲線』可行,其實可以即時轉型」。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