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對廣州的印象,離不開熱鬧的北京路。在北京路鹽運西小巷裏,藏着一間很不「北京路」的獨立書店。該店內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書牆背後的一排碌架牀。原來這是店主專專的妙想——拉起簾子,在小書桌上躺著小靠枕看書,累了還能歇一會兒,就像回到大學宿舍合住的時光。
「為甚麼要做?具體我也說不出來為甚麼,就是想做吧。」身穿着牛仔裙的年輕店主專專,臉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她是個隨性的人,以前在北京做審計,原本可以過上無憂的中產生活,2019年卻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廣州開起小書店,慳到連叫30元(人民幣.下同)外賣都要再三思量,「覺得這個城市的氣質與自己的性格比較契合,不求上進」,她笑着說。



不做網紅店 「閱讀比拍照更重要」
這個書店初哥真不簡單,初時「貪平」選了一隊偷工減料的裝修團隊,不合乎理想,最後索性自學。店內桌子、椅子、碌架牀的組裝,書架的油漆,全部都是親力親為。書店佈置細節亦處處用心:燈光使用暖色調,抄寫的詩歌紙條用細繩懸掛在空中,窄窄的小通道上放着女性專題書籍,6米長的高大書架牆上,則放着各種文學社科書籍。消費閱讀區的座椅,貫徹溫暖的木色設計。整體格調是文青、網紅所愛,但店內不止一處掛着「溫馨提示」:「閱讀比拍照更重要。」
這年頭,顏值比甚麼都重要,網紅隨便「打個卡」上小紅書,勝過寫得天花亂墜的營銷文案,店主不願書店被歸類為網紅書店,試過有客人入門取景拍照半小時,被她「教訓」喝走。「我不想要軟綿綿的文藝腔,寧願讓留燈野蠻生長,至少鮮活、真實。如果它不能生長,就死亡,也不要變成千篇一律的網紅店」。有人會問,既然不想做網紅店,為何要裝潢成網紅店的樣子?專專表示,原意只想讓讀者舒適自在,有一個角落好好讓精神放鬆,「也不是只有網紅才需要美」。
書店取名「留燈」,有為讀書人留一盞燈之意。店內特別設置「沉浸式閱讀區」,為的讓讀者在私密性的空間裏放空、沉思、閱讀。在木式碌架牀上,放有小枕頭、小枱燈、小桌子,拉上簾子,像極了自家小書房一般。「我自己在家經常躺在牀上看書,書店周末人比較多,在裏面就能不被打擾,坐累了也能在牀上躺一躺,就跟在家裏一樣」。9月開學的第一個周末下午,店內六個「牀位」五個滿,有年輕人靜靜看書,也有小朋友在裏頭做功課。

疫情衝擊下 日營業額常為零
這幾年在電商平台衝擊下,實體書店日子不好過。留燈一開業便遇上疫情,在最嚴重的時期,日營業額為零是常有之事。廣州市政府針對實體書店出台了租金、項目補助等計劃,但書店因經營年期不符條件,無法申請。幸而書店的獨特氣質,總會帶來一些有緣人:有客人一口氣「充值」1,000元,更送上飲料沖調配方,稱不希望書店結業;也有讀工商管理的男生「批死」書店會結業,卻經常為店主貢獻好點子,例如策劃活動、控制成本等等。
好不容易,書店在疫情下支撐了近三年,不論老闆或客人都有點違反經濟常識。專專多次強調,害怕別人說她開書店是為理想,「不完全為情懷,書店需要存活,書店付出的心力也需要被尊重,經營書店,充其量只是現階段想做的一件事。」她曾在書店日記中寫下,「留燈小小一盞燈亮不了城市,但它現在是我唯一的燈」,希望燈火不熄。
留燈書店
地址:廣州越秀區惠福東路鹽運西一巷2號樓
特色:「沉浸式」閱讀空間、書以文學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