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隨緣,很多人以為是甚麼也不用做,「緣份到了,自然如何如何」,認定佛系等於躺平,真是天大的誤會!
文:Ophelie C (以靜觀開拓的眼界,細看日常)
上回說過,「緣」是「條件具備」的意思;隨緣從來不是聽天由命,而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就像農夫先撒下種子,不然天時地利再好都不會有收成。放諸事業、感情,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未來創造有利的條件,鋪設一條想走下去的路。
誠然,盡力不一定有回報,始終結果還受到其他條件限制,例如氣候不好會失收。隨緣就是接受結局可能不似預期,但這絕不消極,反而讓人積極隨機應變和善用新機緣。早前旱災頻頻的肯亞,有農夫正因失收放棄種植耗水量大的咖啡豆改種牛油果,反而開拓新商機。
世事禍福難料 只有當下最真實
的確,人會感情用事,害怕傾盡全力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然而世事禍福難料,今天讓你喜上眉梢的,他朝卻最容易讓你淚流滿面;反而今日撕心裂肺的,日後卻能一笑置之。當看到期望落空未必是壞事,得失會變得淡薄,並明白當下多麼重要。
功利主義下,我們習慣拼命追逐目標,努力的價值只看成敗,卻忽略人生每一刻錯過了一樣不能回頭。試回想一次目標達成的經驗…那真的值得你忽略其他人和事?旅遊時難道只有身在景點的時光值得懷念?別忘記,沿路的風景、笑與淚背後百味雜陳都會稍縱即逝,過去了就再無法體會。
隨緣盡份,要努力在乎的只有當下,但盡力不等於強求,條件不對就放手不勉強。只要全力珍惜過,縱使最後還是空手而回,零與零之間不是甚麼都沒有——能無悔無憾地放下曾經的刻骨銘心,何嘗不是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