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工藝|清代廣琺瑯 中大文物舘免費展出

-

精湛工藝|清代廣琺瑯 中大文物舘免費展出

中文大學文物舘正展出香港首個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美術推廣項目-「總相宜︰清代廣東金屬胎畫琺瑯特展」,展覽精選香港與內地收藏170多套清代金屬胎畫琺瑯、相關瓷器及畫作;展示廣琺瑯發展史的同時,希望能凸顯畫琺瑯的製作方法、色彩的搭配和運用及多元的繪畫技法等,讓各界人士從中得到更多啟迪。

牡丹葡萄紋蓋碗。
牡丹葡萄紋蓋碗。
開光綬帶牡丹圖紋章盤。
開光綬帶牡丹圖紋章盤。

康熙晚年設立「琺瑯作」

畫琺瑯是一種在金屬、瓷器、玻璃等胎體表面,按設計圖案繪畫各色琺瑯釉,然後入爐燒制,鞏固琺瑯釉於器具表面的工藝。康熙晚年,來自歐洲的商人、傳教士首度將歐洲金屬胎畫琺瑯製品作為禮物帶入中國,獻給皇帝及官員。這些源於西方的畫琺瑯藝術品引起康熙皇帝極大興趣,令他在造辦處特別設立「琺瑯作」,借鑒中國古老的瓷器製作技術及經驗,集合來自廣州、景德鎮,以及熟悉琺瑯、玻璃製作及繪畫技法的西方傳教士,在金屬胎(主要是銅和金)、玻璃胎、紫砂胎和瓷胎上燒制繪畫琺瑯,創作畫琺瑯裝飾品和陳設品。

嵌牡丹花紋銀鏨胎透明琺瑯片銅鎏金帶飾。
嵌牡丹花紋銀鏨胎透明琺瑯片銅鎏金帶飾。
透明琺瑯菱形紋盒。
透明琺瑯菱形紋盒。
花果飛蝶圖茶盤。
花果飛蝶圖茶盤。

畫琺瑯作品融會中西技法及題材,主要為皇家器用、賞用品,或外銷商品。除兩岸故宮及廣州、香港地區的少數博物館外,內地傳世廣琺瑯或廣彩不多,當今大眾很難有機會接觸上世紀或更早時期的畫琺瑯作品。展覽至明年1月8日,免費入場,逢周四閉館。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