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影壇走入文壇 林青霞不甘做闊太

-

東方不敗|影壇走入文壇 林青霞不甘做闊太

近來鮮有公開露面的林青霞,罕見暢談自己跨界轉身的歷程,自曝由影壇步入文壇皆因「不甘於做一個闊太」,坦承寫作讓她快樂,「人只有不斷學習才會年輕」。林大美人的摯友金聖華教授稱,林的文章言簡意賅,充滿真誠。

文:張琛|相:大會提供

林青霞在展覽前留影。
林青霞在展覽前留影。
金聖華教授 ( 右 )和 林青霞女士
(左)分享十八年的深摯情誼。
金聖華教授 ( 右 )和 林青霞女士 (左)分享十八年的深摯情誼。
金聖華教授於今年5月出版《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以細膩筆觸記敘與林女士相知相惜之情誼。
金聖華教授於今年5月出版《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以細膩筆觸記敘與林女士相知相惜之情誼。

秋分次日,一身簡約打扮的林青霞現身中文大學善衡書院陳震夏館,支持好友金聖華教授首度執筆的《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一書文化講座,娓娓道來兩人歷久不渝的深摯情誼,期間台下笑聲不斷,200多名與會者中,年輕人竟然佔三分之二,還有很多無法入場的年輕人在門外擬一睹大美人的風彩。

林青霞是家傳戶曉的影星,現由影壇步入文壇。左為林的良師金耀基教授。
林青霞是家傳戶曉的影星,現由影壇步入文壇。左為林的良師金耀基教授。
金聖華教授和林青霞女士與台下嘉賓觀眾合影。
金聖華教授和林青霞女士與台下嘉賓觀眾合影。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中)到場出席
《談心》文化講座。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中)到場出席 《談心》文化講座。

首篇文章紀念黃霑

林青霞說,自己在2004年為紀念黃霑開始寫第一篇文章「滄海一聲笑」,自此愛上寫作和讀書,希望我手寫我心,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然而當初她對寫作沒有信心,因不懂成語,直到好友金聖華讓她拜讀了季羨林老師的《老貓》,才頓悟原來可以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最深摯的感情。

金聖華認識林青霞多年,稱林不僅是個公認的大美人,為人還很謙虛,平易近人。「從不覺得自己很美,做美人多辛苦!風華絕代,多難,多有壓力呀!」林的回應,隨即引來台下一陣哄笑。林說,永遠把自己當新人,不斷學習,「人只有不斷學習才會年輕」。她孜孜不倦學習,寫作,皆因「不甘於做一個闊太」。

談及今年7月8日其飛鵝山豪宅的「火旺事件」,林青霞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處之泰然,「我抱著孩子說,我們應該感恩大家在一起,大家都沒有受傷」。另林還透露,下月將推出新書《青霞小品》,笑説可以讓大家在疫情中解解悶。

2007年,林青霞在北京探望國學大師季羡林先生,握手討文氣。
2007年,林青霞在北京探望國學大師季羡林先生,握手討文氣。
董橋先生被譽為林青霞的伯樂,一手發掘林的寫作才華。
董橋先生被譽為林青霞的伯樂,一手發掘林的寫作才華。

兩人相交十八年

林青霞與金聖華,一個是曾經演過一百部電影,紅遍華人世界的大明星,前半生縱橫於演藝圈二十餘年,結交的大多是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另一個是法國巴黎大學的文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系主任,大半輩子側身於學術界,是翻譯界的名教授。兩人相交十八年的一段故事,就像一部溫馨的文藝片。

「她以文人的視角,貼心的書寫我與她在一起的生活點點滴滴,閱讀她的文字讓我感覺溫暖舒適,勵志得來有幽默感,真實得彷彿身歷其境,像是看別人的故事,忘了我是誰。突然又想起,那是我,是我的一面鏡子,於是我天天期待這面鏡子的出現。」林青霞為《談心》作序。

金聖華教授作為林青霞文學路上的導師,彼此相知相識的文緣和情緣均紀錄在《談心》一書,書中還紀錄了林早年在金的陪同下到北京拜訪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幕,以及在半島嘉麟樓與名作家董橋首次見面的場景……,值得讀者一一細味。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