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品秋拍中,已故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的一把明代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以124,609,000港元(約1.25億港元)成交,刷新世界交椅拍賣紀錄,成為世界拍賣史上最貴坐具。
文:趙氏Baby


在上周六(10月8日)舉行的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夜拍,經過歷時15分鐘的踴躍競投、超過60口出價,最終以遠高於原來估價10,000,000-15,000,000港元的天價成交,其成交價並且為先前世界紀錄近兩倍。這場萬眾期待的晚拍成績亮麗,全場總成交額合共469,226,800港元,成交率高達93%。
方便攜帶 交椅作折疊式
明代家具種類繁多,圈背交椅匯匠心、運神技,備受搜求。為方便攜帶,交椅作折疊式,故較其他家具更易損壞,因此傳世交椅尤為稀貴。顧名思義,交椅腿足交叉。中文有「第一把交椅」之說,沿用至今,比喻高居首位之人。直背交椅於北宋(960-1127年)已有,其他諸國亦見製造。宋都汴京八街九陌,墅舍、市鋪皆用直背交椅,觀張擇端(1085-1145年)名畫《清明上河圖》便可得見。
圈背交椅乃中國家具獨創,初見於十二世紀初。交腿便攜,圈背舒適,合而為一實屬巧思;圈背交椅造型新穎,既得優雅又兼實用,為座椅設計別開生面。搭腦、扶手連成椅圈,形似月牙,無論正面、側面,皆呈流線圓弧。椅圈環抱上身,予坐者熨帖自在,靠背板可作裝飾,與整體相得益彰。弧形木架關節處設鐵錯銀飾件,腳踏附鏤雕金屬板,纖巧之餘亦添穩固。圈背交椅結構考究且不失美感,可謂家具傑作。交椅工藝於明代登峰造極;明代,工匠活用硬木,如名貴木材黃花梨,柔麗木紋配以嫻熟木工,方成上乘家具。明代木匠寶典《魯班經》對此獨特座椅有所詳述,並插圖繪一名官員坐交圈背椅上。



明代傳世圈背交椅 不足三十把
歷史上,交椅意義非同小可,由宋(960-1279年)至清(1644-1911年)屢屢見諸繪畫、印本。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南宋(1127-1279年)《蕉陰擊球圖頁》,圖中一女子置交椅於庭院;另一宋例《春遊晚歸圖頁》,亦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圖中主人騎馬入門走向廣廈,一僕從肩扛交椅相隨在後。此語境中,主人生活安逸殷實,以一交椅可見一斑。明代呂紀、呂文英合繪《竹園壽集圖》卷,仍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所繪數人於當朝官高爵顯,坐圈背交椅;除交椅揭示人物地位,身後骨董、文玩亦展露其文人意趣。郎世寧(1688-1766年)繪《哈薩克貢馬圖》中,乾隆皇帝(1736-95年在位)坐圈背交椅於石階上,點閱哈薩克來使進貢良駒;此類外事場合,交椅如龍椅,象徵皇權,彰顯天子威儀。
明代傳世圈背交椅不足三十把,大多藏於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藏有一把髹漆交椅(編號FE.8-1976),館方稱其為「鎮館中國珍品之一」。遍查著錄,另見五把交椅帶鐵錯銀飾件,當屬明代交椅最早幾例,出自同一作坊。其中三把,各各相似,靠背板上方皆飾雙龍如意雲團紋:其一,清宮舊藏,現仍貯北京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明清家具;其二,售於紐約蘇富比1996年9月18日,編號311,後由 Ruth 與 Bruce Dayton 伉儷雅蓄,現藏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其三,陳夢家舊藏,錄於王世襄,《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何鴻卿爵士古玩收藏家 涉獵廣品味高
此外兩把,靠背板雕紋更富麗:其一,雕纏枝花卉,藏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編號68-1),展於《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波士頓美術館,1996年,編號3;其二,靠背飾鼎式龍紋壽字開光,先後藏於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及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文藝復興鎮,加州,錄王世襄、柯惕思,《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eum of 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售於紐約佳士得1996年9月19日,編號50。此把交椅簡素無紋,靠背板彎弧分明,整體線條潔淨,幽然雋永。
何鴻卿爵士(1930-2021年),香港富商、慈善家及古玩收藏家,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及院士。何東爵士之孫,何世儉第三子。何鴻卿生平廣施行善,在藝術界德高望重。七十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購入一對清代玉盌,自此開展了悠長的收藏旅程。爾後數十載,他憑藉熱誠與堅持,集蒐有成,所納珍藏橫跨不同年代與地域,從西方繪畫到中國雅器,盡顯何氏涉獵之廣、品味之高。何爵士熱心收藏,其收藏的藝術品恰似他人格魅力的延申。他以個人眼光和審美為基礎,將十八世紀英式家具放置在十六至十七世紀的明式黃花梨家具旁,前者與其美輪美奐的倫敦宅邸環境自然融合,後者流露中國文人雅趣。這兩種木製家具來自完全迴異的文化,卻同時因年久日深產生相近的柔美光澤,共置一室竟和諧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