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小知識

-

潮州文化小知識

潮汕家族觀念 — 五代為親

潮州人家庭觀念很重,家庭觀涵蓋三代人,親人更是「五代為親」,追溯至高祖。香港人一般叔伯的子女是我們的堂兄弟姊妹,屬於親戚,但潮州人會視之為親兄弟姊妹,他笑說:「如果你回鄉介紹堂兄是『你的親戚』,他一定罵你的,『甚麼親戚,你是我的妹妹啊!我們是一家人啊!』」

 

每個潮人至少有100個表親

許老師解釋,潮州人的家庭觀裏,同父的兄弟姊妹稱為「同胞」,彼此是「胞兄弟姊妹」,而同胞兄弟的子女則是「親兄弟姊妹」,「一般的親兄弟只有爸爸的兒子,但我們阿叔阿伯的兒子也是親兄弟。由於親兄弟跟我是無分彼此的,親兄弟的表親,也是我的表親⋯⋯所以每個潮州人隨便都有超過100個表親」。

「潮汕人為甚麼給人的印象那麼團結?因為人人都是親戚。」許老師認為,這個家庭觀好處是關係多,但「你在社會上做了甚麼,無論好壞,都是整個網絡都知道」,令發展有所限制。

「東司」:潮州與日本有淵源?

在潮州,「東司」即洗手間。這一詞原來蘊含極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遠至唐宋年間。除了潮州,遠至日本京都的古寺仍保留「東司」稱謂。

許老師指着閒間「東司」的門簾,娓娓道來這古語的淵源,「日本在唐宋時期派遣了很多遣唐使、遣宋使來學法,將當時中原的文化帶回去。而潮州人也是唐宋時期由中原遷移到潮州,所以帶上了那時期的中原用語到這裏留存至今」。

潮州人的文化牽涉古代兩次中原的移民潮,第一次在南北朝,世家大族相繼遷離中原,先抵華東然後出海到福建,再來到潮州,不過當時遷移的規模相對小。影響最大的是唐宋時期,「那時候潮州人主體還是古越族,但兩宋後中原人就成為了這地方的主體,所以語言文化保存了很多唐宋的底蘊」。可惜像「東司」這類古語近年在潮州本土也被唾棄,所以承傳這些文化典故更顯重要。

「唔該」VS 「累你」

原句應是「不應該連累你」的意思,廣府人截句成「唔該」,潮州人則截成「累你」,兩句都是表達同一意思。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