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廣州|員村T.I.T智慧園 舊廠房變身網紅打卡點

-

慢活廣州|員村T.I.T智慧園 舊廠房變身網紅打卡點

員村,一個曾經有着輝煌歷史的工業區,一個老廣州工人為之自豪的地方,現今涅槃重新,走上新的現代舞台,開創數字時代,打造T.I.T創意工業園,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文/攝:廣州特約小茵

舊廠房重新活化。
舊廠房重新活化。
創意園一角仍保存當年的機械,以及展示紡織工人工作時的雕塑。
創意園一角仍保存當年的機械,以及展示紡織工人工作時的雕塑。

位於天河區東南區員村,由西向東行走,沿着黃埔大道走進員村。五十年代初期,它是阡陌縱橫的農田,1954年開始,廣州積極發展建設為工業生產城市的大環境下,員村以其周邊環境優勢被選為興建首個工業區。1956年首批進駐員村工業區是廣州罐頭廠,當時全亞洲最大的罐頭廠(即現時的金鷹罐頭廠)。隨後進入就是廣州第二棉紡廠,廣州絹麻廠,廣州無線電廠。隨後,1962年國家再次投資興建廣東省內最大的面粉廠(現時的南方面粉廠)。

五十年代迎來最輝煌時代

工業區的不斷擴大完善,周邊相繼出現職工生活區。1968年先後建成員村工人文化宮,工人醫院,陶鑄一條街,大大方便職工的日常生活,愉樂,購物,治病等。也是五,六,七十年代員村迎來它最輝煌的工業時代。

但隨着時代的腳步在加快,工業的更新換代在輪轉。大型工廠的擴展生產,產品的推陳出新,工業生產逐漸也帶來後遺症,空氣嚴重污柒,噪音24小時轟鳴,污水排放污染生態環境等一系列環保問題,極度影響周邊民眾的生活。生產上去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下降了。國家的發展也不能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整改破在眉節。

從2008年開始,在政府的推動和協助下,重度污染的企業先後搬遷停產,同年10月開始,先後吳天化工集團先帶頭全面停產;2009年鷹金錢,熱電力廠,澳聯玻璃廠,虎頭牌電池廠先後陸續停產搬遷。大部工人也隨着工廠搬遷,留下的工人則由工廠安排或自謀出路,從那時也出現了「下崗工人」這個新的名詞。

圖為前廣州紡織機械廠。互聯網
圖為前廣州紡織機械廠。互聯網
廣州第二棉紡廠仍正改造中,預計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
廣州第二棉紡廠仍正改造中,預計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
廣州第二棉紡廠有着獨特建築群,車間建築極具包豪斯風格(Bauhaus),車間頂部由高聳入雲的21座跨鋸齒形框架組成。
廣州第二棉紡廠有着獨特建築群,車間建築極具包豪斯風格(Bauhaus),車間頂部由高聳入雲的21座跨鋸齒形框架組成。

工廠陸續搬遷現下崗工人

大型企業遷出,閑置的廠房如何安置?當年的工廠有着那個時代的獨特魁力,將它們充份的利用上來,重塑它昔日歷史,加入現代元素。重創新的附加值。廣州第二棉紡廠,就是勇創者。

廣州第二棉紡廠,工區內有着獨特建築群,車間建築極具包豪斯風格(Bauhaus),車間頂部由高聳入雲的21座跨鋸齒形框架組成。廠房外的紅磚牆被昔日的時光記憶打磨得陳舊發亮,反復在告訴你當年工人熱火朝天創建工廠的情景。舊建築灌入新元素,新舊交融,時空交錯,T.I.T.智慧園在第二棉紡廠打造成功。它引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港澳青年群體現代生活方式,建設眾創空間,露天表:演中心,路邊咖啡店,健身社交平台,港澳青年公寓,共享廚房等一系列生態系,形成24小時工作,生活,居住新式共享生態圈。

第二棉紡廠的二次改造成功,再次為其它的舊企業打造樣板。末來將有更多的更有創意的智慧產業園誕生。預計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西片廠區為智慧園。東片廠區原為舊工房,引入文化新元素。歡迎大家來廣州第二棉紡廠打卡哦!美美的工業風拍攝場地。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