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引進西洋畫法 融合中西之長

-

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引進西洋畫法 融合中西之長

有「中國傳統國畫革命派」之稱的嶺南畫派,創建於晚清時期,由一批廣東畫家組成,創辦人為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也稱「嶺南三傑」。

嶺南畫派以創新為宗旨,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逐步形成的 19世紀,催生出「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的嶺南畫派。嶺南畫派主張引進西洋畫法,融合中西繪畫之長,改造中國畫,並保持傳統國畫的筆墨特色,氣氛酣暢淋漓、筆墨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

國畫大師楊善深亦是黃麗嫻畫畫路上的名燈之一。
國畫大師楊善深亦是黃麗嫻畫畫路上的名燈之一。

主張引西洋畫法 融中西繪畫之長

第二代嶺南畫家以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為代表,在題材與技法上又再有新的突破。有賞析指,嶺南畫派與傳統國畫一樣,注重留白,佈局時注重「虛實相生」,「用心於無筆墨處」;同時用筆注重骨法,變化繁複,在畫面上製造反傳統效果,達到氣勢磅礴、氣韻生動的境界;此外,因為受西洋印象派影響,嶺南畫派注重光的表現,畫面賦色艷麗,與「蕭條則會筆墨之趣、淡漠則得筆墨之神」的傳統國畫正好相反;最後,嶺南畫派以色彩渲染襯托水墨,是國畫技法中的創新。

黃麗嫻師承趙少昂、楊善深,家門口放着兩幅書法牌匾,寫着畫室名字「尚美畫苑」,分別由兩名老師揮毫,作為第三代嶺南畫派傳人,黃麗嫻亦有志要將嶺南畫派開枝散葉,傳到第四代,甚至更久。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