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國際|香港女水墨畫家潑墨灑鹽助創作 睇航拍片觸發靈感

-

揚威國際|香港女水墨畫家潑墨灑鹽助創作 睇航拍片觸發靈感

在金箋上用墨水勾畫出幾筆,時而潑墨,時而噴水,時而灑鹽,時而拿起畫紙把玩,畫家黃麗嫻笑聲盈滿自家畫室不亦樂乎,這是她這兩、三年間創作的潑彩水墨畫。疫情前,她受邀到黃山寫生,看過雲海勝景、奇松怪石後,內心驚喜難以言喻,回港後始嘗試以潑墨方式創作,用半抽象的手法,一口氣畫了六幅潑墨畫,創新又具備意境的畫作深受收藏家喜愛,其中表現夏日山巒高遠意境的作品《山水》,今年更於日本福岡美術館展出,並獲久留米市獎。
文:周董|攝:Ramond Ho

 

 

一說起創作,黃麗嫻神采飛揚,她說,創作潑彩畫一般會先勾畫出山形,等它擱在桌上自然風乾;墨水在金箋上流動,時不時會為她帶來靈感和驚喜,她笑說:「有時半夜都會走來望吓,見到佢流得幾得意都會幾開心。」 墨水有時會憑空從山中劈出幾條飛瀑、有時又會流出幾行梯田、有時又會勾出多一個小丘,甚是過癮;她會再根據心中藍圖修飾作品,以礦物質顏料畫出山巒、煙雨、瀑布、樹木、村落等,在水墨流動中輔以色彩延伸,營造出山巒疊峰、雲遮霧繞的意境,這個過程最考畫家的功底與經驗。

街市鮮魚都是黃麗嫻的創作靈感。
街市鮮魚都是黃麗嫻的創作靈感。

疫情無法外遊 看航拍欣賞美景入畫

黃麗嫻喜歡美麗的事物,壯觀的名山勝水就是她靈感的泉源。近年因為疫情,無法遊山玩水,她就最愛在網上觀看航拍影片,將這些美景一一印入腦海,化成畫布上的想象。此外,生活之美也是她的心之所向,林木交錯的樹影、家門外的花樹、街市魚鮮的鱗片,都是她覺得「好玩」才想繪畫的東西之一,她笑說:「雪櫃放咗好多嘢,有啲放咗一個禮拜,畫完都已經唔食得嚕!」

黃麗嫻創作期間會在作品上灑鹽。
黃麗嫻創作期間會在作品上灑鹽。

師承多名大師 炭畫師父親啟蒙

黃麗嫻之所以能自如創作潑彩水墨畫,除了天份使然,也因她師承多名大師,打了穩健基礎。父親是一名炭畫師,七兄弟姊妹中,只有黃麗嫻承傳了父親的藝術細胞,被問及想畫廣告彩、水彩或是油畫,她不由份分就選擇收費最貴的油畫,先跟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國立杭州藝專)畢業的李克倫學畫,自14歲一直學到中學畢業;86年隨油畫家冉茂芹習油畫。 

直到90年代,黃麗嫻為了兒子學業移民加拿大,遇上已移居溫哥華的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楊善深,成為入室弟子,經常看老師作畫之餘,也聆聽老師的教誨、分享人生經歷及藝術追求,昔日畫壇軼事等;空閒的時候她會去寫生,創作水墨畫,並參加當地的畫展,其中一幅水墨《秋聲》於1994年獲得加拿大畫家聯盟(FCA)當地畫展第二名;她亦有跟隨另一大師趙少昂學畫,亦獲得現代水墨開創者劉國松的指點,傳承嶺南畫派「折衷中外、融會古今」的風格。

畫作直率明朗 自然不造作富感染力

黃麗嫻笑言,當時在加拿大有重返校園精進畫藝的念頭,可是校方看過她的作品後,反問她:「 你為甚麼要來?」直言她已自成一格,不需再學,學業念頭好作罷,後來便順其自然加入FCA並獲獎。說起風格,她憶記起,小時學畫,同為畫家的父親不多會評論其畫藝,但有次曾拿起她的畫作,默默說了一句::「冇咩風格」;直到環遊四海,舉辦個展, 賣出多個畫作,看着「衣錦還鄉」的黃麗嫻,父親才因女兒別樹一格感到驕傲。

黃麗嫻的畫作跟她風格一樣,直率明朗、自然不造作、富有感染力, 她十分享受畫畫的過程,也享受畫畫帶給她無比的快樂與滿足。畫了一甲子歲月,黃孜孜不倦,希望可以在藝術上再找突破。

小檔案
姓名:黃麗嫻
職務:現任春風畫會會長、香港女中國書畫家協會顧問
得獎、展覽:
2022年:作品《山水》在日本福岡美術館展出,並獲久留米市獎
2008 – 2018年:參展深港兩地畫家交流展、深港水墨雙城畫展等
1994年:《秋聲》獲加拿大畫家聯盟(FCA)評審為第二名,多次入選FCA評審畫展
1984年:《群鶴圖》入選第11屆台灣美展並獲收藏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