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音樂界不乏頂尖人才,包括在港土生土長、現年28歲的「敲擊樂王子」陳永業(Gip)。年紀輕輕的他已獲獎無數,更曾勇奪意大利敲擊樂大賽首名華人冠軍。Gip於數年前創立本地藝團「篋敲擊樂團」培育新秀,早前參加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香港青年發展基金支持下的明匯智庫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GBA-YES)獲獎。今年8月,他毅然走到廣州進修音樂,並期望畢業後在大灣區大展拳腳,做好香港品牌、說好香港故事。
文:他他 圖:受訪者提供
與他創辦的敲擊樂團。-768x576.jpg)
Gip來頭很猛,早年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音樂系時,已在樂界嶄露頭角,憑着其過人的音樂天賦,勇奪第12屆意大利國際敲擊樂大賽首位華人冠軍,之後又贏得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網上教學達人大賽」第一名,最近又奪得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旗下的「青年創意創業大賞」。
辭去導師工作 北上廣州任教
大學畢業後,Gip致力推動本港敲擊樂文化,先後創辦非牟利音樂機構「篋敲擊樂團」,成為本港最活躍敲擊樂團,以及樂器公司「篋-敲擊樂薈」及「安達敲擊樂器」,更曾任本港多所中小學的敲擊樂團總監、指揮及敲擊樂導師。
就在事業發展如日方中之際,Gip在今年8月毅然辭去導師工作,到南華頂尖學府的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進修藝術管理,同時開展其在大灣區創業大計。他坦言,在內地進修學費和創業成本非常便宜是主要誘因:「在這裏(廣州)讀一年才9千多元,但在香港讀同一個研究生課程需要8至10萬元。在香港請一個實習生月薪都要萬多元,在內地只需3千元,創業成本及讓年輕人敢於冒險探索,有助發揮創業家精神。」

原來,Gip早於兩年前已萌生將藝術拓展到大灣區的念頭,因他以往不時獲內地與大灣區樂團邀請前往交流,期間驚覺當地匯聚了不少國際音樂界精英。「近年很多歐美藝團的發展都在走下坡,因為當地經濟不好,越來越多國際樂手對經濟繁榮的內地有所期待。」適逢Gip早前參加明匯智庫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並成為優勝隊伍,獲得種子基金創業,令他更有動力北上尋找機遇。
兩年前萌藝術拓展到大灣區念頭
談到香港與內地音樂發展的分別,Gip認為香港音樂發展受硬件所限,香港的中小型藝團要在業界立足相當困難:「香港的藝術發展在2000年後,硬件如場地已無新突破,現時最有規模的藝術表演場地是尖沙咀文化中心,但都有20年歷史。在香港做一場演出,能連做3日已經很不錯,但內地同一場演出,可以做足3年。」加上香港娛樂太多元化,就算是派票免費入場,觀眾都坐不滿座,反觀內地人民質素逐漸提升,在國家十四五規劃(2021至2025年)之下對文化發展日益重視,內地民眾都很願意買票欣賞,甚至帶同小孩一同去欣賞演出。

不過Gip也明言作為香港人,初入貴境,總會遇上水土不服,北上要做好心理準備:「香港人習慣兩小時生活圈,但中國地大物博,地圖上看似很近的地方,原來並不能步行到達。又譬如文化上的差異,工作效率的不同,都要花些時間適應。」他笑說,最初在音樂學院上學,驚覺全校都無坐廁,令他一度困擾,不過現時已克服。
北上創業需明燈引路 否則易碰釘
此外,港人隻身到內地創業,確實需要明燈引路,否則人在異鄉「無人無物」很易碰釘。Gip感謝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的協助,為他提供内地合規和勞動合同諮詢服務,以及港澳人士在內地所需的生活文件如居住證、醫保等。
在廣州生活的這段時間,Gip跟內地同學深入交流,有意外的收穫。「內地人其實對港人生活感到很好奇,在港人眼中很平凡的事,在他們眼中卻變得不平凡。例如我們每日都見到的雙層巴士,原來他們覺得好新奇,這些交流都令我對香港有新的感受。」
與此同時,Gip反思作為港人,應如何發揮好港角色,報效國家。充滿使命感的Gip,十分希望能在內地建立起香港的音樂文化品牌,說好香港故事:「我好希望自己作為香港人,可以成為想探索內地發展的年輕橋樑,讓他們早一步預備在內地可能遇到的水土不服。」他又指,香港一直被說成「文化沙漠」,「中西合璧」卻無屬於自己的文化,故他想以自身的專業,弘揚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美譽,做好香港藝術品牌,說好中國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