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見證着香港工業的興衰。林天意的公司亦在此見證着印刷行業的枯榮。雖然香港工業的沒落與印刷業的轉型都是無法逆轉的事實,但他仍希望能為記錄業界的歷史和文化軌跡獻出一分力量,讓新一代對於曾為香港三大支柱工業之一的印刷業能有多一點認識。可是要與半官方機構洽商推動關於業界的教育項目卻是荊棘滿途,讓他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見證行業興衰 無法接受露天擺放
目前數碼印刷盛行,但傳統的活字印刷機和活字印刷術的工藝仍然「寶刀未老」。他提起這個「老行專」時顯得眉飛色舞地說,有一位印藝學會執委的活字印刷機從1960年起開機,現已成爲老爺機,一直待在觀塘區親身經歷這個行業和地區的種種變遷。該活字印刷機目前主要用來印製賀卡,稍後會捐贈予「起動九龍東」作為配合活化社區及展覽之用。
由於對這台活字印刷機的展覽細節仍不斷跟九龍東發展辦事處反覆磋商,時間表及細則至今懸而未決。他一臉無奈地表示對方曾要求把該活字印刷機擺放在露天場所,因此無法接受。而辦事處的運作亦剛延續了五年期,他希望能盡快落實展覽安排。他慨嘆這類半官方機構一向缺乏監管,亦不甚重視溝通,令運作效率欠佳。起用這類半官方機構作為中介組織處理個別項目或推動業界發展已經成為常態,但其成效一直存疑。作為業界的中堅分子,他經常要與不少半官方機構來往,其間的牢騷與無奈就只能啞巴吃黃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