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是全球正面臨的共同問題,面對高齡海嘯,本港非牟利慈善組織「黃金時代基金會」(下稱基金會)在今日(12日)正式成立黃金時代學院督導委員會(簡稱督導委員會)。據該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容蔡美碧表示,明年工作重點除積極推動跨界合作,亦將致力提升科技產品的應用,以讓本港安老院舍提高服務質數。

容蔡美碧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當中香港至2030年將有三分之一人口的年齡在60歲以上,因此在推動香港成爲智齡化城市已刻不容緩。容太表示,「每年12月12日是本會的『黃金智齡日』,旨在提高公眾人士對智齡化的認識,激發「黃金一代」(指45歲及以上人士)的潛力,發展香港成為一個智齡城市。今年的意義更深遠,籌備已久的『黃金時代學院督導委員會』正式成立,旨在集合跨界別專才組成智囊團,集思廣益,冀能更精準地推動安老產業和長者服務發展。」
成員林正財冀重新建立社區網絡
新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其成員包括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鵬程慈善基金創辦人兼主席鍾志平、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BCT銀聯集團高級顧問劉嘉時、日本電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玉娟、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以及前香港上市公司主席林一鳴。

當中成員林正財指出,不同界別的交流工作過去不夠緊密,各自爲政,冀新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可成為能夠帶動跨界別合作的其中一個平台,「香港十分需要類似平台,結合商界、非弁利組織、地區組織和社企等方面的社會力量,重新建立社區網絡,否則政府即使推出甚麼工作,果效不會明顯,整個社會也未能跟上」。
另一名成員關則輝則認爲,社會需要多發動跨界別力量,善用社區資源,面對社會不同議題所呈現的困難和挑戰。他相信仍有不少空間可以多做功夫,因此決定加入督導委員會,希望可以了解其他不同界別和行業,如何彼此互補。


黃金一代不諳科技 現數碼鴻溝
容蔡美碧表示,黃金一代45歲至65歲人士,當下屬於夾心階層,社會給他們提供的服務不多,他們大多人沒有財政規劃、沒有身心靈健康,以及不認識科技產品,與新一代存在極大的數碼鴻溝,因此該會明年工作重點之一,是極推動跨界合作,提升科技產品應用發的工作,一環緊扣一環,讓不同行業互補,發揮各行業所長。
今日共有超過100位政商領袖、社會賢達、專家學者出席活動,與督導委員會成員等見證黃金時代學院邁向新里程。在2018年成立的該學院,其目標是通過為黃金一代提供最創新的學習及參與社會改變的機會,將黃金一代轉化成爲能夠解決系統性問題(如安老、教育、營商為善、環境保護、貧窮、醫療保健等)的創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