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之間有一個人將要出賣我。」這句馬太福音二十六章經文,啟發了達文西創作《最後的晚餐》的靈感。《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在1495年花三年時間於米蘭天主教恩寵聖母院的食堂牆壁上創作的壁畫。作品描繪的是聽到耶穌說「你們之間有一個人將要出賣我」之後的十二門徒驚惶失措反應。
By Wong Ken Ken(網台主持)
天主教恩寵聖母院經歷多次災難
收藏《最後的晚餐》的天主教恩寵聖母院先後經歷多次災難。法國大革命期間,拿破崙佔領米蘭,軍方把聖母院食堂先後用作馬房和監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米蘭被狂轟濫炸,聖母院被炸至剩下兩面牆,《最後的晚餐》幸保不失。
中世紀時期的壁畫通常會用濕壁畫技巧,在半乾的灰泥上着色,當顏料乾了便無法修改。達文西採用自家發明的顔料,塗層很薄但色彩鮮明。但這技術不適合保存,畫作完成後五十年開始剝落。據說,修復的畫師出於對叛徒猶大的怨恨,把他膚色特別加深、鼻樑加高、下巴拉長,讓畫作面目全非,直到二十世紀末才有足夠技術恢復畫作的原貌。

耶穌左邊是女門徒抹大拉瑪利亞?
伴隨畫作回復原貌,是一波又一波的「解碼潮」。例如,《最後的晚餐》為何窗外是白天,不少人相信是為畫作做出視角空間感。
過去有指耶穌左邊的人並非使徒約翰,而是女門徒抹大拉瑪利亞,原因是把畫中人向右拉至耶穌左邊,就呈現抹大拉瑪利亞依偎在耶穌身旁的效果。電影「達文西密碼」更認定抹大拉瑪利亞是耶穌的妻子。
2007年,意大利音樂家Giovanni Maria Pala發表一篇文章,講述《最後的晚餐》內隱藏一段樂譜。他評論發現是一段「強調耶穌受難的聲音」,畫內各人的手和桌上的麵包都是音符。由於達文西寫作是從右至左,故音符也要由右到左看,套上五線譜後,確實可以把音符演奏出來。達文西也是音樂家,畫中暗藏樂譜看似並不為奇,但五線譜約在17世紀才得以完善,14世紀普遍用的是四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