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將在2月2日至5日(周四至周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教育及職業博覽。今年將有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700間教育和公私營機構參展,提供2,800個就業機會,包括本港的醫管局港島東聯網和城巴等,並提供即場面試,求職人士可帶備履歷應徵。
在今日的記者會上,貿發局助理總裁古靜敏表示,本届博覽會以「多元出路 成就可能」為主題,吸引700間教育和公私營機構參展,陣容鼎盛且内容豐富,希望能幫助學生和在職人士求職者發展多元技能。

40間機構首次參展
古靜敏在解釋今年參展商數目較去年780間略減時表示,往年博覽受疫情影響由2月延期至7月,因爲兩次展期相近,令部分參展商不再參加。但她强調,今年有40間機構首次參展,包括來自餐飲、保險和銀行業。與此同時,今年參展攤位的面積交去年大,相信學生和求職者能獲得更多機會尋求升學及就業資訊。
自港府在去年底開放本港入境的防疫措施,古靜敏表示喜見不少外地機構,包括來自英國、協助學生到歐洲修讀醫科課程的Medical Doorway決定重臨博覽。她續說,通關和防疫措施的放寬,令本港不少行業都期待市道好轉,人手需求急增。

鼓勵彈性上班挽留人才
與會的HotelsHR創辦人曾文紅表示,很高興酒店及餐飲業終於隨防疫措施的放寬漸漸復甦,但不少員工在疫情下轉行或退休,業界正面對嚴重人才短缺的問題的背景下,她建議業界可以透過提供工作生活平衡和彈性上班時間等安排,以吸引和挽留人才,並鼓勵聘請高齡人士、殘疾人士等,解決當下人才短缺的問題。
另一名與會者前海國際聯絡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麗芳稱,隨着兩地通過,呼籲本港年輕人北上大灣區發展,指當地不只是需要創科和金融人才,還需要文化創意等領域的人才。她坦誠目前許多年輕人對到大灣區發展持觀望的態度,但這個現象正在改變,許多人願意親自北上瞭解。

將在下月舉行的教育及職業博覽,分「教育」和和「職業」兩大專區。教育方面設本地教育、海外及中國內地升學、終身學習專區,參展商如香港樹仁大學、職業訓練局、歐盟駐港澳辦事處等,將助家長及學生了解各地升學須知等。另有歐盟、英國、法國及德國四個主題教育日,為有意留學人士介紹熱門留學地點;並將舉辦逾80場精彩活動,邀請各界專家名人分享成功之道。
至於職業方面,有「職專教育 :新人才 新技能」(2月2日)、「大灣區發展機遇」(2月3日)、「建造全接『築』」(2月4日)及「斜槓新世代」(2月5日)四大主題職業日,每日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和前景;「招聘廣場」將協助求職人士連結求職平台及僱主,接受即場申請和面試;「青年廣場」為年輕人提供暑期工、實習等機會和生涯規劃資訊等。博覽會歡迎公衆人士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