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癸卯兔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將於2月25日至5月18日舉行「癸卯說兔」賀歲展。是次展覽精選超過20件由中大文物館及香港私人收藏,與「兔」相關的文物,包括璽印、銅鏡、硯臺、瓷器等,從圖像學及表現手法等角度,發掘兔在文物中的形象與意涵。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指出,古人認為兔是吉祥的象徵,也有象徵永生的含意,代表福氣。

搗藥玉兔與西王母一同出現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與兔相關的神話故事,帶給大眾許多想象空間。從東漢晚期開始,搗藥玉兔常與西王母一同出現,或謂玉兔所搗者為西王母的長生仙藥,例如展品中一方龜鈕銅印,恰有此圖像。唐代流行以月宮場景裝飾銅鏡,嫦娥代替西王母,與蟾蜍、搗藥玉兔以及桂樹搭配,構成「月」的圖案元素。
文物館館藏其中一件展品是唐朝的「月宮紋銅鏡」,銅鏡上有玉兔、蟾蜍以及桂樹,唯獨沒有嫦娥。童宇解釋,因為唐朝很多女性出家做道士,升仙文化流行,銅鏡上沒有嫦娥的元素,寓意照鏡者就是升仙的嫦娥。

唐朝月宮紋銅鏡獨缺嫦娥
從不同文物中,可見古人對兔觀察入微,反映兔與人類親近。器物上,兔的形象多變,或顧盼、或疾走,或伏或仰;而在畫家筆下,或渲染、或勾描,或抽象或寫實,有着種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展品中可一窺究竟。是次展出的文物館藏品中,便不乏展現兔靈巧可愛形象的文物,如兔鈕銅印、玉兔及瓷白兔等。福兔迎祥,願活潑可愛的卯兔,為新的一年增添活力。
中大文物館多年來都會因應每年的生肖舉辦賀歲展,希望藉此加深公眾對十二生肖的了解。展覽將開放予公眾參觀,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