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底話|成績頂尖未必適合當醫生

-

醫者心底話|成績頂尖未必適合當醫生

「醫生是不是一定要挑選社會最叻的一班人來做呢?我又覺得未必,甚至有些人根本不適合做醫生。」這是林建文醫生從醫廿餘年,看盡身邊同學際遇後的一番肺腑之言。

醫生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外界眼中看來前途無憂又穩定,每年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可見,醫科是狀元熱門之選。但即使本身是別人眼中的精英,林醫生卻想要打破精英應該當醫生的迷思,他語重心長地說:「看看自己身邊的同學,要是你不喜歡跟人溝通,你本人沒有愛心等,那些人其實不適合做醫生的。」

行醫需要與病人大量互動和溝通

林醫生解釋,行醫需要與病人大量互動和溝通,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對治療非常重要,「九成多的醫生需要面對病人及其家人,需要很多解釋和溝通。如果你不是一個喜歡跟人聊天的人,如果你不喜歡解釋,其實我覺得不是太適合做醫生。如果你純粹為賺錢,或者你將病人當成subject(討論項目),『我搵到一個病就畀呢隻藥,或者我搵到一個病就做呢個手術』,如果用這種心態行醫而不想跟病人溝通,尤其這個年代是不行的」。

林醫生希望真正喜歡關懷別人的同學才選讀醫科,他坦言對醫生成為「神科」深感憂慮:「我現在很擔心人人成績好就想當醫生,其實未必適合,未必做得好的。他未必會開心的。我認識有些人真的是做了一段時間後,發覺自己不適合,但沒法子,已經『洗濕咗個頭』,那只能當是一份工作。始終做了一段日子後,做醫生是很難轉行的。」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