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及雷暴正影響廣東和香港。國家水利部表示,內地已進入汛期,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早8天,並預測今年汛期區域性、階段性旱澇重於常年,極端水旱災害事件多發,當中珠江流域汛情偏嚴重。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日前表示,3月21日至24日,南方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覆蓋面積達37.1萬平方公里。根據當局的入汛標準,內地在3月24日進入汛期,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早8天。

4月1日入汛期 較往年提早8日
據預測,今年汛期區域性、階段性旱澇重於常年,極端水旱災害事件多發,黃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松遼流域、珠江流域等汛情偏重,江淮、江南等地可能發生階段性乾旱。水利部在上周五(25日)召開防汛會商會,要求各地水利部門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珠江水利委員會近日已先後派出3個檢查組對百色水利樞紐、大藤峽水利樞紐和響水水電站開展水利設施汛前檢查工作,督促管理單位有效落實度汛安全責任,建立隱患問題台帳,落實整改管控措施,持續做好日常巡視巡查,做到度汛安全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隨清明和復活節假期即將來臨,港人北上大灣區請留意天氣狀況。資料顯示,廣東歷史上開汛最早是2009年3月5日,最遲為1963年,遲至6月4日才開汛,最早和最遲開汛日期相差91天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