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日前在東涌東薈城一食肆進食花蛤後懷疑下痢性貝類中毒,在一小時內出現腹瀉、嘔吐等情況到醫院求醫,衞生防護中心提醒進食貝類前需除內臟。
圖:Wikimedia Commons
涉事食肆為「花甲年華」,兩名34歲及31歲的女子於周二(4/4)下午在食肆內進食花蛤後,分別在35至60分鐘後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腹痛和腹部痙攣。兩名病人同日到私家醫院求醫,無須入院,兩人情況穩定。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通報指下痢性貝類毒素在自然情況下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中毒症狀主要與胃腸道相關,通常在進食貝類後30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發冷、腹部出現中度至劇烈的痛楚及痙攣;通常在數天內會完全康復。中心表示烹煮並不能把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要減低貝類中毒風險提醒市民應向可靠及持牌的海鮮店舖購買貝類,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以及食用前應棄掉烹煮的汁液;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及進食貝類後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