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健康|研究發現搭橋手術後仍有心臟病發風險 膽固醇水平是致命關鍵

-

觀‧健康|研究發現搭橋手術後仍有心臟病發風險 膽固醇水平是致命關鍵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曾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人,在術後妥善管理膽固醇水平,可以減低再次出現心臟問題的風險。一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每上升1度,會令心源性死亡風險每年增加3%。

心臟病是香港男士的頭號殺手之一,也是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因此病而死亡者佔2020年總死亡人數約13.0%。中大醫學院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外科團隊團隊,在2007至2008年間於沙田威爾斯醫院跟進了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309名病人,分析他們的健康狀況,跟進時間的中位數為12.5年。

壞膽固醇最佳水平為2.3

研究發現,壞膽固醇水平能用作評估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的心源性死亡風險。這是全港首個針對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病人膽固醇水平的長期跟進研究。該團隊計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最佳水平為2.3,較香港一直遵循歐洲心臟病學會採用的較嚴格膽固醇水平指引,即壞膽固醇低於1.8為寬鬆,這是由於患者實際上能夠達到該標準的患者比例很低。

該研究發現,病人手術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每上升1度,每年心源性死亡風險增加3%;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壞膽固醇)逾3.2度者,每10人有1人在術後10年因心臟問題死亡。而三酸甘油脂是唯一與再度出現心臟併發症相關的血脂成分。

團隊亦計算出最佳的膽固醇水平 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壞膽固醇)水平應分別維持於2.3度及3.2度以下。研究詳情已於國際醫學期刊《JTCVS Open》上發表。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