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觀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283號華興商業大廈1001室

惜食減費|「過咗最佳日期仲食得!」 大學生搞初創救臨期食品

-

惜食減費|「過咗最佳日期仲食得!」 大學生搞初創救臨期食品

「臨期不代表產品的質素降低很多,但香港卻因此每年有多達1.5億件可食用的產品被丟棄,我們覺得很浪費,所以很想拯救它們。」臨期食品初創公司Flash Green創辦人陳俊堅(Ken)說時一臉堅定。年僅26歲的他對珍惜食物本來就有一份執着,中學時已當義工到麵包店收集即日的麵包,轉贈有需要的人。這股惜食助人的熱心推動他一步一步向「食物無浪費」理想邁進,讀大學時設計臨期零食機參加初創比賽,目前他們的零食機不但成功打入多間院校和學校,並獲商場以至公共車站垂青,3月在黃大仙開設首間超巿,不消一個月在觀塘海濱匯再下一城開第二間,種種努力讓Flash Green拿下了2023年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冠軍。

文:Ophelie C| 攝:Ramond Ho

Ken和拍檔鍾錦程(Wilson)親自試食,測試食物是否過期。
Ken和拍檔鍾錦程(Wilson)親自試食,測試食物是否過期。
臨期食品為三位年輕人帶來商機。
臨期食品為三位年輕人帶來商機。

為確保所出售的臨期食物安全和質素,他們接收貨物後一般都會身先士卒試食。訪問當天Ken和拍檔鍾錦程(Wilson)儼如零食專家,教讀者如何憑感官分辨臨期甚至「過期」(已過最佳食用日期,下同)食物是否仍然可以食用。他們坦言,眼看、鼻聞、口嚐就能分辨食品是否已變質。他們即時試食一包過期3個月的百力滋,Ken邊吃邊說:「即使是過期3個月,只要它一直在適當的環境下保存,你打開見到無變色、無變味,你試食時仍然很脆,那這件產品其實仍然可以食用,不應被丟棄!」

Wilson(左)、Anson(中)及Ken親自檢查產品期限。
Wilson(左)、Anson(中)及Ken親自檢查產品期限。

「我們帶着使命感試食」

年輕人創業貴乎兄弟同心,兩人中學時已齊齊做義工,訪問時他們更一起吃同一杯已過期3個月的杯麵,Ken不忘說:「麵湯仍然好香、麵嘅口感仍然煙靭,未變質的。」即使正在受訪他們也堅持要吃完,「我們就是不想浪費食物」。

當然,若食物已變質就必須丟棄,所以試食對他們保持公司形象非常重要。「有些真的不行的,我們就會跟供應商反映,不會讓客人買到。因為我們也很重視自己的品牌價值,我們不希望消費者吃過我們的產品後才發現有問題。」他們承認遇過有玻璃嘅瓶蘋果汁已明顯變得混濁,也試過薯片有油饐味,麵質變硬等,所以有必要做好把關角色。Ken在門巿介紹時信心滿滿說:「我們對產品的質量很有信心,如果7日內顧客食到有問題、不滿意,我們無條件退貨。」

Ken說自己一直希望為臨期食品做點事,求學時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環保初創比賽就乘機將理念付諸實行,第一台臨期零食機也因此放在科大校園。當時銷售情況非常理想,成為不少師生的「尋寶地」,獲選為「最受學生歡迎初創」。最終他們獲政府「青創同行」、科學園「創科培育計劃」以及廣州粵港澳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資助,讓他們完全不需家人資助下攜手創業。

放置在學校的臨期零食機大受歡迎。
放置在學校的臨期零食機大受歡迎。
Flash Green奪得2023年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冠軍。圖中和右分別是Ken和Anson。
Flash Green奪得2023年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冠軍。圖中和右分別是Ken和Anson。

自主研發零食機增回收功能

後來公司進一步與不同的學校合作擴展銷售網,最近更獲恒隆邀請進駐渣打銀行大廈,同時獲公共運輸公司垂青,正洽談在對方旗下車站開店。他們正自主研發一台自助零食機,到時結合教育和回收功能,設電子顯示屏推廣更多環保相關的教育,並設有即場將膠樽碎成膠粒的膠樽回收機。此外,公司亦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方便顧客查看產品位置等資訊和預留貨品,程式更獲日內瓦發明展銀獎。

「如何令消費者主動選擇較臨近過期的食品?就從價錢入手。」24歲的合夥人、科大計算機工程系畢業的丁啓中(Anson)特別介紹他們研發的電子價錢牌,它們分黑色和白色,黑色表示貨品即將過期,而兩者都會根據銷售情況每天調整價格,「顧客啱價就買」。Ken最後也不忘中學年代的初心,表明很樂意將技術免費分享給麵包店以至有類似需要的店舖,「例如麵包店6點要減價至八折、9點要減至五折,我們都不介意分享這技術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