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食品商縮短保質期的商業誘因

-

話你知|食品商縮短保質期的商業誘因

食物標籤上的保質期原來跟實際食物會變質的日子有差距,背後未必盡是食物安全考慮,更多是經濟學供應與需求以及企業形象維護的商業計算。

「例如一些食物真實的保質是一年,但很多食品生產商將列明的保質期縮短至半年,那就存在一個所謂的『訊息差』,分銷商或顧客根據他們的認知,看到過期就會丟掉,那分銷商就需要再入貨,達到生產商貨如輪轉的效果。」在澳洲悉尼大學主修經濟學的合夥人Wilson以經濟學的角度解釋,縮短保質期原來有助維護企業形象,因為始終更能保證「保質期內」的食物質素,所以不少大品牌都會這樣做。

此外,一般大品牌都會拿捏到供應與需求的平衡點,以達致利潤最大化,因此食物浪費問題未必是訂立最佳保質期的主要考量。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