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改制|直選佔不足兩成 增355席委任及間選 李家超:強化地區治理

-

區議會改制|直選佔不足兩成 增355席委任及間選 李家超:強化地區治理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2日)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重塑區議會和強化地區治理架構。第七屆區議會將有470個議席,與現屆479席相若。直選議席由現時452個減至88個,新增179席政府委任議席,以及176席由地區委員會選舉產生的議席,另加27名當然議員。

重塑區議會重點

組成:2019年產生的區議會共有議員479人,除了新界九區共27名由鄉事委員會主席出任的當然議員外,全由選民直選產生,現屆任期今年年尾屆滿。改制後區議會將由委任(179席)、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176席)、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88席),以及當然議員(27席)四種方式組成。

委任議席(179席):由行政長官根據用人唯才原則,按照區情和地區行政發展需要,委任具才幹的愛國愛港人士擔任。

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176席):由18個地方行政區下統稱「三會」的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分區委員會委員以全票制選出。此界別的候選人須獲得當區「三會」各三名委員提名,惟本身無須為「三會」委員。

直選(88席):政府會將現時452個區議會選區重新組合,將相連的選區合併為44個較大的選區,以雙議席單票制,由當區選民選出。同樣,候選人須取得當區「三會」各三名委員提名,另須獲得最少50名參選選區的選民提名。

當然議員(27席):由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

審查及監察:政府將設立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的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所有議員須通過審查,符合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的法定要求,確保「愛國者治港」。另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確保區議員履行其應有職責,包括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進行調查,並根據嚴重程度處以合適懲處。

特首李家超率一眾官員公布區議會選舉改制方案。
特首李家超率一眾官員公布區議會選舉改制方案。

現屆區議會任期年底完結。為讓第七屆區議會如期在明年1月1日就任,政府正草擬相關條例草案,目標在立法會暑期休會前完成修例,年底舉行區議會選舉。建議方案的資訊已上載至民政事務總署網頁,公眾可於本月16日或之前以電郵或郵寄方式提供書面意見。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