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觀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283號華興商業大廈1001室

消委會|體檢計劃價格差9倍 檢測項目甚懸殊

-

消委會|體檢計劃價格差9倍 檢測項目甚懸殊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及早發現及治療身體的毛病,惟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體檢計劃及相關優惠,或會令消費者感到花多眼亂。消費者委員會搜集了 33 個基本體檢計劃進行調查,價格由$820 至$8,310 不等,價格差異大的主因相信與計劃項目多寡有關。

消委會於今年 2 月至 3 月從 12 間私家醫院或其附屬醫療中心及 14 間私營醫療機構的網站,收集共 33 個基本身體檢查計劃的服務收費和資料,並由這些機構核實資料。有 5 間機構沒有回覆,消委會職員遂以消費者身分向機構查詢。

收費高即代表計劃好?

調查發現逾 5 成計劃(18 個)顯示 2 個不同收費,標示例如「原價/優惠價」,營造出折扣的效果,此類營造促銷感覺的手法容易令消費者產生迫切性的感覺,或影響他們做決定。若以各計劃標示的較低收費作比較,是次調查的 33 個計劃的收費由「毅力醫護健康集團」$820 至「養和醫院/東區醫療中心」$8,310 不等,相差逾 9 倍。不過細看其體檢的主要項目內容,「毅力」僅9項,並配以醫生或護士會診,而「養和醫院/東區醫療」則逾40項並表明由醫生會診。

一般來說,體檢計劃常見的 8 項基本檢查項目,包括量度身高、體重、體重指標 BMI、血壓、脈搏/心跳;量度腰圍;體格檢查;視力測試;色盲測試;心肺及腹部;護理評估;和醫生/醫護人員會診。結果發現逾 9 成的私營機構計劃(15 個)提供少於一半的基本檢查項目,當中更有 5 成計劃(8個)只提供 1 個評估項目(量度身高、體重、體重指標 BMI、血壓、脈搏/心跳);而私家醫院/附屬醫療中心方面,逾 9 成計劃(16 個)均包含一半或以上的基本檢查項目。

私家醫院的體檢計劃收費一般較高,而且涵蓋的項目數量較多;而私營醫療機構則以較低的套餐價作招徠,如需進行套餐以外的檢查項目便要逐項額外收費。例如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不同計劃收費各異,由$1,880 至$3,790,相差逾 1 倍;而進行子宮頸細胞抹片的收費則由$288 至$600,同樣相差逾 1 倍。

約 3 成計劃沒有醫生參與診斷

檢查項目數量的多寡對消費者的實際需要未必有直接關係,消費者應按年齡及健康狀況進行不同檢查項目。例如腸胃鏡屬於入侵性程序,有感染或出血等風險,一般人士無需定時進行相關檢查。「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並不建議一般風險的人士進行普通癌症如肺癌、肝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卵巢癌及胰臟癌的篩查,個別較高風險的群組應諮詢醫生意見,擬定監測的需要,不要讓身體承擔不必要的檢測風險。

醫生一般會先採用幾乎沒有風險或低風險的檢驗方式,並將有較大風險的檢驗,留待有更大或更明確的需要時才採用。若檢查過程沒有醫生監察,風險自然會有機會增加。雖然調查中的大部分計劃(23 個)都有醫生參與診斷過程,但有約 3 成(10 個)計劃表示只由護士、醫護人員、健康助理、放射科技師及/或化驗所人員等負責進行檢查。面對驗身報告上一大堆醫學名詞,對消費者而言或會感到非常陌生,因此消委會認為驗身報告最好是由醫生解讀。不過「嘉諾撒醫院」、「寶血醫院(明愛)」、「快驗保(香港)有限公司」及「尚至醫療」的計劃都不包括由醫生講解報告,而 「美邦醫學體檢中心」及「香港仁和體檢中心」則沒有提供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