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昨(28日)公布第四批海外醫生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含21間大學合共25個課程,當中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及浙江大學三間內地大學首次有課程上榜。
今次獲批課程來自英國(13個)、中國內地(7個)、美國(3個)及澳洲(2個),當中內地醫學課程屬五間大學,包括新上榜的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亦是四批中最多內地醫學課程上榜的一次。根據《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名單上指定院校畢業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工作5年後可免試註冊,連同昨日公布第四批名單,令認可的海外醫生醫學課程增至100個。



加上第四批名單後內地共有六所大學合共10個課程獲港府認可,佔現時全數課程的十分之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語言並非唯一考慮因素,又指內地高校課程的英語水平高,相信設立相關名單有助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第四批獲承認醫學資格名單將於6月30日刊憲,同日生效,並將於7月5日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
海外醫生認可名單(內地院校)
1.復旦大學
內外全科醫學士 (6年制醫學課程 )
醫學學士(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醫學課程)
醫學學士:臨床醫學博士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8年制醫學課程)
2.上海交通大學
醫學學士 (5年制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課程)
醫學學士 (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醫學課程)
醫學學士:臨床醫學博士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8年制醫學課程)
3.中山大學
醫學學士(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醫學課程)
4.清華大學
臨床醫學博士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8年制(醫學實驗班)醫學課程)
5.武漢大學
醫學學士 (6年制醫學課程)
6.浙江大學
醫學學士 (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醫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