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遊|傳統X現代設計 尋找大圍好去處

-

城市漫遊|傳統X現代設計 尋找大圍好去處

傳統與現代設計,為民而生的亮麗設施,統統在大圍找到!隨着大圍新商場圍方開幕,吸引更多人探索這個坐落新界,跟九龍只有一個港鐵站距離的社區。

大圍名副其實是沙田最大的圍村,圍村原名「積存圍」,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就開村,至今已經四百多年歷史。1983年九廣鐵路增設大圍站,「大圍」變成了地區名稱。根據統計處資料,沙田區人口逾69萬,是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當中大圍人口接近18萬。

單車徑一直以來,騎單車活動是沙田的特色,受到區內外人士歡迎。沙田首條單車徑於1981年啟用,該單車徑網絡沿吐露港公路伸展至大埔。為配合馬鞍山的發展,單車徑網絡亦已伸展至馬鞍山。今次介紹的漫遊點集中在大圍,大家可以以單車代步,遊歷傳統與現代的大圍。

1.圍方

港鐵大圍站上蓋的全新地標的圍方是大圍唯一大型商場,集戲院、超市、連鎖服裝店等150個商戶,提供不同體驗。 由於商場剛在7月22日開業,目前吸引大批嘗鮮者。

2.車公廟

這座雄偉的古廟是為了紀念南宋將軍車大元帥所建。他因平定江南之亂有功,獲封元帥,並於南宋末年元軍入侵時,護駕宋帝南逃至香港。沙田人民在300年前建起此廟,當時新界瘟疫橫行、死者無數,據說寺廟建成的那天,瘟疫就奇蹟般的消失了。如今,遊客們會在廟裡看到一尊巨大的車公像以及多個祈福許願用的風車,據說轉三次就能帶來好運,農曆新年期間寺廟都香火鼎盛。

3.車公廟體育館

清水混凝土風格,簡約清新設計,怎會想到它是一座體育館!在車公廟站旁的車公廟體育館2020年啓用,體育館樓高4層,設有多元化的康樂設施。館內充份利用自然光及通風設計,慳電之餘也可容體育館融入自然環境之中。平台花園的迴廊、半開放式庭園成為不少文青打卡熱點!

4.曾大屋

距離港鐵車公廟站不遠的曾大屋,是香港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該圍村由石匠曾貫萬於1847年建造,裡面居住的曾氏家族,在17世紀就遷居至香港。如今,村內各處還保留著當年的花崗岩、青磚和木材。村落四角均建有碉堡,在20世紀初海盜猖獗的年代,起到了防衛作用。村裡至今依然有人居住,遊客們可以參觀遊覽圍村的天井和宗祠。

5.香港文化博物館

位於大圍的香港文化博物館於2000年啟用。館內除介紹新界歷史藝術文化外,亦會展出不同類型的文物供市民參觀,該館可容納6000名參觀者,為全港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現時的展覽有「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李小龍 — 經典永續」、「無中生有 -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等。

6.城門河

這條全長七公里的河始於大圍,一直延伸至馬鞍山,最終流入蔚藍的吐露港,是沙田區的主水道。沿著河畔行走,居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道風景 —— 騎車、慢跑、釣魚、玩音樂、打太極,平靜的河面上還有人在搖槳划船。騎車觀河的確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河邊有多家單車出租店及共享單車的租還點。另一種遊玩的方式是划船。中國香港賽艇協會在1978年開辦了沙田賽艇中心,幾乎每日都有艇隊訓練,協會亦有業餘課程提供。而每逢端午節,城門河亦上演龍舟競渡,非常熱鬧。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