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自由|國產金枕頭首次上市 海南實現「樹上熟」

-

榴槤自由|國產金枕頭首次上市 海南實現「樹上熟」

中國去年進口82.5萬噸榴蓮,不過「路上熟」和「樹上熟」的榴蓮口感差別較大,進口榴蓮大多在七八成熟時採摘,運到國內時幾乎完全成熟,今次海南種植的金枕頭陸續收成,首次推出市場。

新華社記者到海南三亞了解這批首次上市的國產榴槤,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1400畝土地上,一棵棵榴蓮樹在山坡上錯落有致,每棵樹上僅有三四顆榴蓮,個個果大飽滿。為了充分保存樹體養分,初次掛果只能少量留果。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兆禧說,與東南亞同品種進口產品相比,海南目前成熟的金枕榴蓮能夠實現「樹上熟」,積累養分、風味更豐富。這批國產榴槤除了用於產品發佈等推廣外,剩餘送到供應合作夥伴在三亞和全國一線城市開設「樹上熟」榴蓮品鑑門店。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海南自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引進榴蓮種植,但因水土、肥料、蟲害等存活率一直很低,但在專家幫助下近年存活率由30%升至90%以上,目前全省已種植榴蓮約3萬畝。周兆禧說榴蓮種植門檻較高,對空氣、濕度、日照、溫度、肥水等要求苛刻。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產區相比,三亞光照時長有優勢,但降雨量較少且季節分佈不均。為了彌補缺憾,當地的種植場建設了大型蓄水池,通過自動灌溉系統精準供應肥水。同時,採用人工和機械除草還田,施生物有機質肥提升土壤肥力。

中國去進口量達82.5萬噸榴蓮,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秘書長陳磊認為國產榴蓮還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種植,短期內價格不會明顯下調,仍需依靠大量進口榴蓮。似乎中國距離真正自給自足,「榴蓮自由」還有很多步,但周兆禧和團隊已到廣西、雲南、四川等地開展了榴蓮試種研究,「我們正在培育抗寒品種,未來榴蓮適種區域有望從海南島向北推進。」

配合科技種植。新華社圖片
配合科技種植。新華社圖片
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新華社圖片
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新華社圖片

種榴蓮有多難?

1.生長周期長
由種子到變一棵樹,再長出榴蓮需6至8年,但通過技培育可縮短至3、4年。

2.果樹高
榴蓮樹高20至30米,採摘難,人工成本高。

3.對環境要求高
易受蟲害、樹枝脆弱。對光熱、濕度要求高,太熱不行,太冷也不行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