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大運|當傳統非遺 遇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

成都世大運|當傳統非遺 遇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要說最近什麼比較火熱?那一定是四川成都的大運會。在這個充滿激情活力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運動員們都聚焦在成都。成都人民臉上都露出濃濃的自豪感。在本屆大運會期間,成都非遺在全國人民面前那可是刷足了存在感!在成都大運會的各個角落,你都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中國風和巴蜀韻。

開幕式,中國風。

從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到2023年的成都大運會,象徵太陽神鳥12道金芒漸次點亮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說巴蜀文化為開幕式提供了養分。所以我們能在大運會上看到「三星堆、金沙、川劇」等元素驚艷亮相。他指「我們的口號是『每一分鐘都精彩,每一秒鐘都不白給』」。他介紹為了壓縮時長,但同時讓開幕式精彩呈現,儀式中融入很多創意巧思。最特別的創意是看到古老的蜀錦,為運動員編織出美好的錦繡之路,借用光影效果呈現出七彩絲線流淌在地面上。

除了踏上「錦繡之路」,導演團隊還專程邀請蜀繡大師郝淑萍,對每個代表團的入場引導牌用蜀繡進行設計制作。「希望每個代表團都能將它作為珍貴的紀念品帶回自己的國家和地區」。用蜀錦製作而成的獎牌綬帶、指引牌,都獨具「成都特色」,展示成都地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蜀錦。歷史上成都因盛產蜀錦得名「錦城」,環城的江河亦稱「錦江」,織井工人聚集地,稱為「錦里」。蜀錦作為成都地區傳統的絲織品,具有精湛工藝和獨特的圖案設計。它的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展現成都地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因此,將蜀錦用於製作獎牌綬帶和指引牌等物品,不僅能夠增加它們的觀賞價值,還能夠體現成都的獨特文化魅力。

郝淑萍,蜀繡傳承人。開幕式上的引導牌,正是這位和蜀繡打了60多年交道的手藝人帶領團隊一針一線制作而成。「非常激動,作為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作為蜀繡傳承人,看到有幾千年歷史的蜀繡在全球矚目的成都大運會以獨特方式呈現,這是蜀繡人的驕傲。」蜀錦作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IP之一,承載著成都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它不僅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品,也是一種具有收藏和傳承價值的文化遺產。

蜀繡傳承人郝淑萍。
蜀繡傳承人郝淑萍。

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所長胡光俊,主導了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的設計和製造。他和設計團隊,在寬2.5厘米、長105厘米左右的綬帶上,完成精細覆雜的紋樣設計並用蜀錦技術製作出來。

胡光俊大師曾說「土生土長的蜀錦,在成都這塊土地上生存了近3000年。」是啊,蜀錦居中國四大名錦之首。植根於蜀文化,興於秦漢,盛於唐宋。衰於明末,清代中晚期得以恢覆,至近代再次陷入危機,新中國成立後逐步恢復。

一錦一繡,皆是中華大國的文化智慧。但傳承,仿佛是所有傳統技藝最困難的地方。
蜀錦也是一樣。胡光俊大師表示能夠堅守一天算一天,只要有人來學,他們就願意教,把畢生經驗全部交給他們。

這條綬帶從設計到出樣品用了8個月時間。在古代,即使是熟練的工匠,織造一條蜀錦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天也只能織三厘米。綬帶的設計和製作過程更是複雜。所以即使在現代,雖有先進的織造設備和技術,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2點,總共才能支出4米蜀錦。所以足以看出成都人民的誠意,看出大中華的禮節。

蜀錦的獨特之處—圖案精美細膩,色彩鮮艷,同時又融入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故事。它不僅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品,也是一種具有收藏和傳承價值的文化遺產。當然,蜀錦的織造工藝也一樣。即使經歷數百年,依舊能代表中國傳統織造技術的巔峰。

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胡光俊。
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胡光俊。

天府之魅,金沙石謦

現場「鐺…鐺…」隨著清透的石音劃破長空,帶來遼遠的回響。

一位現場觀眾對記者說「當三千年前的金沙石磬被敲響那一剎那,當戴著青銅縱目面具的大學生舞蹈的瞬間,小朋友們登場、年輕舞者登場、大學生運動員登場,還有傳統藝術家的川劇變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將古蜀文化的神秘、璀璨、悠遠,通過光影、焰火呈現在世界眼前。」

石磬,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打擊樂器和禮器。古蜀先民們在生產實踐中偶然發現石制工具碰撞時能發出悅耳的聲音,隨後便用來為樂舞伴奏,於是磬便隨之誕生。

磬,主要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廟祭祀、朝聘禮儀等活動中演奏。所以磬,也成為象徵身份地位的禮器。來自3000年的天籟之音,開啟本次大運會。音質飽滿清澈、振奮人心,更是寓意開啟傳承與創新,展示成都對未來發展的期望和決心。向世界展示成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化城市的獨特魅力。

此外,獎牌也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獎牌上鑲嵌著太陽神鳥的形象。太陽神鳥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象徵著光明和勝利。每一枚獎牌都閃耀著太陽神鳥的光芒,激勵著運動員們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大運會會徽的設計也充分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會徽以傳統色彩為基調,採用紅色和黃色,寓意著熱情和活力。而綬帶則以四川的特色花卉—芙蓉花為圖案,展現四川的獨特魅力。

傳承文化,巴蜀造。

大運會的各個場館和活動中,我們會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無處不在。從開幕式上的川劇表演、蜀繡展示,到比賽場上的川劇變臉、國粹舞蹈等,處處散發著中國風的魅力。

每一位運動員、每一位觀眾都將被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所包圍,仿佛置身一個充滿魔力的中國古城。當然在成都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不僅可以在比賽場上挑戰自我,還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可以參觀成都的熊貓基地,近距離觀察可愛的熊貓們的生活。

同時四川美食也是一大亮點,辣味十足的川菜、香辣火鍋、口感獨特的兔頭等等,都將給運動員們帶來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最後從備受追捧、對飆詩詞的《中國詩詞大會》,到春晚配以《千里江山圖》背景、仿佛飄在半空中的「青綠腰」,到以戲劇表演形式介紹國家文物的《國家寶藏》,人頭攢動的紀錄片《何以中國》的故宮大展,再到國漫動畫《長安三萬里》。今天的成都大運會,我們越發驚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文化自信讓「國潮」、「國風」盛行。是血脈覺醒,讓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重新煥發生機;是前赴後繼的匠心傳承者,讓獨特的東方之美驚艷世界。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