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北上都會選擇在羅湖過關,為方便通關羅湖口岸將實行「常旅客」計劃,學生、商務人士、其他科技人員等特定人群,只要備案,通關查驗會更加便捷。
據深圳口岸辦統計,從1月8日通關至今,羅湖口岸通關量達2300萬人次,成中港最繁忙的口岸,其次是福田口岸(2100萬人次),之後是深圳灣、西九龍、蓮塘和文錦渡口岸。深圳市口岸辦主任王剛周二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表示羅湖口岸建成時間早,設施相對殘舊,當局準備改造口岸,提升通關設施和查驗條件。不過他強調羅湖口岸對很多深圳人、香港人都有情結,因為羅湖是改革開放象徵,未來將「修舊如故」,不會拆卸重建。羅湖口岸亦將會實行「常旅客」計劃,方便學生、商務人士、其他科技人員等特定經常過境的人士通關,他們只要備案為「常旅客」,通關查驗會更加便捷。


王剛又提到新皇崗口岸將於2026年投入使用,將會在「一地兩檢」的基礎上,採取「一次通關、一次查驗」,讓深港之間信息共享,由原來雙方分別查驗,變成「一次過境、聯合檢測」,縮短市民通關時間。王剛指這樣就可以取消香港對面的落馬洲管制站,按照香港的規劃建設科技園區。同時亦會提升其他口岸的信息化和通關查驗,蓮塘會先行嘗試「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蛇口碼頭將建設直升機口岸,並新建前海鐵路口岸、梅沙和南澳將建設海運口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