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觸發食安憂慮「盲搶鹽」 中鹽集團 央視:不缺鹽

-

日本核廢水|觸發食安憂慮「盲搶鹽」 中鹽集團 央視:不缺鹽

日本展開排放福島核廢水的計劃,雖然按清華大學的預測模型,預計要240日後才抵達內地沿岸,但內地民眾已擔心食物安全問題,率先搶鹽囤鹽。國內多間製鹽公司及央視也發文指中國不缺鹽。

據揚州新聞廣播報道,揚州多間超市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部份貨架空空如也。不少購買食鹽的市民表示,雖然知道食鹽保質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買了,也就跟風囤鹽。而網購平台亦顯示多款食鹽已缺貨。

央視引述中國鹽業協會會長王小青表示中國生產的食用鹽,61%為井礦鹽、22%為海鹽、17%為湖鹽。民眾囤積食用鹽主要是擔心日本核廢水排海之後生產的海鹽會被污染,而井鹽是由內陸水體沉積而成,並不會受此影響。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原鹽消費去向中,70%左右的原鹽用於鹽化工,其餘則用於食用及其他用途。

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中鹽集團亦指中國食鹽市場結構87%為井礦鹽、湖鹽及海鹽分佔3%及10%。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中鹽集團強調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佈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金良表示如果很擔心排放核污水的放射性問題,消費者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清楚,盡量避開不選購海鹽。

至於廣東省,自日本宣佈試運行排放核廢水後廣東鹽業已對廣東省主要海鹽生產工區的海域海水及生態海鹽進行了α、β放射性項目的第三方送樣檢測,結果顯示目前廣東海鹽是安全的,所以可放心食用。

而曾出現「盲搶鹽」的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表示目前澳門食鹽儲存量超逾19萬公斤,存量足夠全澳市民37天的應用,供應商亦將持續進行採購,呼籲市民保持理性,切勿輕信謠言。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