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院生為「老友記」設計時尚造型 推動跨代共融

-

青年學院生為「老友記」設計時尚造型 推動跨代共融

職業訓練局(VTC)機構成員青年學院與救世軍攜手合作,在社區推廣跨代共融的理念。在剛過去的暑假,年輕學生運用時裝設計及美容知識,為15位45至85歲的銀髮族設計時尚形象,讓「老友記」搖身一變成為時裝模特兒,在中環街市85周年慶祝活動中,穿上「特製」的環保時裝行「貓步」,綻放活力與姿采。

青年學院學生在項目中成為一道連繫社區和銀髮族的橋樑:職專文憑(時裝)學生利用從救世軍和時裝業界收集得來的閒置布料,升級再造成時尚摩登的和風牛仔外套;職專文憑(專業美容)學生則負責設計髮型和妝容,合力為銀髮族模特兒打造別樹一格的造型。

項目不但推廣物料升級再造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傳遞跨代共融的關愛訊息。

以設計連繫社區 體現跨代共融

帶領項目的卓越培訓發展中心(時裝紡織業)中心主管黃燕芳(Yonnie)表示,是次表演以「循『環』不息」為題,除了指衣物升級再造的永續時尚之外,亦是指跨代共融的互動、與社會共同成長發展的循環,別具意義。

她又指,長者和年輕學生都像尚待發掘的寶石,只要有合適的平台,便可以展示他們的技能與才華。她說:「通過是次項目,長者有機會參與時裝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能及價值;學生則可應用課堂上學到的時裝設計、縫紉、髮型造型、化妝等實務技巧,把作品登上舞台,向公眾展示。他們親手製作的服飾最後更會於救世軍作慈善義賣,收益用於回饋社會。」

學生難忘首次參與時裝表演 為銀髮族模特兒重塑活力造型

參與項目的職專文憑(時裝)學生曾昭俊(Oscar)和曾柏霖(Andrew),首次見證自己親手設計和製作的服飾成為大型時裝表演的一部分,二人均流露出自豪的笑容。Andrew分享:「在設計牛仔和服外套時,我考慮了長者的需要,例如胛骨等位置的剪裁都設計得相對寬鬆,方便穿著和脫下;選用輕薄布料則可增加透氣感,避免令長者感侷促。我還在衣襟兩側加入不規則排列的牛仔流蘇條狀拼布,加入時尚玩味的元素,突顯銀髮族都可以穿得有型的概念。」他的作品最終在網上票選成為最多人喜愛的設計款式季軍。

Oscar說:「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在時裝天橋上展示,感覺很夢幻。看見長者模特兒穿著我們設計的服飾和造型,在舞台上舉手投足都充滿自信和歡笑,讓我十分感動;而且明白時裝設計不只是求創新、求美觀,其實可以負載更多意義,例如我們對長者的關愛及尊重。」

救世軍望拓展計劃 助學生成就夢想

救世軍港澳地域內閣業務行政部長羅惠芳少校以「社區結連,成就夢想」總結今次活動的成果,她說:「救世軍與青年學院一直緊密合作,推動社會共融,今次進一步合作舉辦時裝表演,活動連繫了不同群體,同學別出心栽的作品得以走出課室進入社區,甚至登上舞台,這在他們實現設計夢想的路途上,絶對是一個新的階段,加強他們追夢的信心;同時長者又可貢獻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信,一舉多得。」

她指,救世軍期望繼續與商界、學校及更多不同學科的師生合作,發展更多社區共融活動,例如傷健共融、種族共融等,推動多元文化的同時,讓學生以一技之長回饋社會,成就夢想。

上一篇新聞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