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多年的廣州第一代主題樂園世界大觀未來即將迎來“蝶變”。近日,記者從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天河區黃雲路以北世界大觀地段項目設計方案,已經於2023年第六次天河區重要地段建設項目專家評審會審議原則通過。
本次項目設計方案突出留住城市記憶,重塑生境,尊重現狀地形地貌,以“藍綠”為廊,打造向奧體中心延伸的公園體系。
位於天河東圃的世界大觀於1995年10月開業,園區內彙集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建築雕塑,基本都是按1:1的比例還原,被稱為廣州“初代”主題樂園,是很多廣州人難忘的童年回憶。自開業以來,廣州世界大觀游客絡繹不絕。1996年3月8日這一天,前來該景區參觀游覽的境內外游客更是達到了4.3萬人次,創下了當時我國旅游景區的日接待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的最高紀錄。
然而世界大觀在開業兩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並陷入債務糾紛,2009年關門停業,此後逐漸沒落為無人問津的廢墟荒林,土地閑置。
據了解,世界大觀地塊位於天河區東北部、天河智谷中部,地理位置優越。2023年8月,天河區黃雲路以北世界大觀地段項目掛牌出讓。自地塊出讓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河區分局積極指導項目單位,開展規劃設計。最新通過的設計方案提出,總體上尊重現狀地形地貌,以“藍綠”為廊,打造向奧體中心延伸的公園體系,融入區域生態格局。
在軸線上,利用地塊優越的一線沿湖景觀資源,構建連通山頂與湖區的景觀通廊,將環湖重點景觀節點與現有湖景共同組成公共空間的觀湖線路。在節點上,保留太陽湖、月亮湖、亞歷山大橋等歷史記憶公共空間,通過親水平台修繕提升、拱橋和堤壩路提升、駁岸景觀提升,打造多處公共節點與濱水空間串聯互動。